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嫡次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待见,死了也得给别人出难题。

    道理谁都会讲,但放到自己身上就不成了,靖懿跟驸马怄气怄了一辈子了,要说放宽心,她是真做不到,不过现在孙子都有了,再折腾那些有的没的,也没有多大意思了。

    如今太后是她亲娘,皇上是她嫡亲的弟弟,便是长兴侯府也只能敬着她。

    “嗯嗯。”靖嘉连连点头,不能改变的事情,想再多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趁着没有孩子,好好玩玩呢,等以后怕是心都得栓在孩子身上了。

    靖懿是真的很闲,现如今驸马不管了,儿子也长大了,孙子还是个小不点,大部分时间都在他娘那里,长兴侯府也交给自己的长媳了,她又搬回到长公主府去住了,一个人也乐得自在,就是太闲了点,不然也不会明天就要过年了,今天还能抽出时间到皇妹这里来。

    既然皇姐来了,就不可能不留下她用午膳,尽管这位的确来得早了点,一天的时间半天都耗在这里。

    不过,在长兴侯府理家这么多年,靖懿很多事情上都经验十足,借着这个机会,靖嘉倒是向jiejie请教了不少。

    “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练出来的,慢慢来,反正有几个嬷嬷在,你也吃不了亏。”靖懿总结道,靖嘉跟她当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个长公主府,就只有靖嘉和方之平两个主子,事情少,幺蛾子也少,她当年一开始接手的可是长兴侯府,婆婆、妯娌哪个不是一肚子心眼,鸡毛蒜皮的事儿不少,平白恶心人。

    靖嘉不好说过年以后要被派往江南的事儿,毕竟皇兄还没下旨呢,皇姐再怎么着,也已经嫁到长兴侯府了,只能含糊道:“在府里闲的快长毛了,还不如多琢磨琢磨理家的事儿呢,起码不那么无聊了。”

    靖懿深有同感,可不是闲得快长毛了嘛,左右她如今也是闲人一个,大包大揽道:“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我,不然我到你们府里来也成。”

    第76章

    年三十上午,安排好府里之后, 方之平和靖嘉便直接去了宫里, 中午太后在慈宁宫设宴,皇上在保和殿设宴, 哪边都不能缺席。

    保和殿的宴请的不止是皇亲国戚,还有本朝的肱骨大臣, 内阁的大臣都在列,除此以外还有六部的尚书,翰林院的学士, 御史台的左、右都御史……反正最差也得是正二品。

    方之平和二驸马刘炳、三驸马杨峪就只能抱团了, 既没有爵位,官职也不高, 又都是驸马,自然就凑到一块了。

    刘炳自觉和方之平一样是读书人,理应亲近, 杨峪却觉得, 刘炳出身太差,跟他聊不到一起去, 所以两个人是互补理睬的, 只拉着方之平说话。

    “方弟可听说过墨香斋诗社?”刘炳端着酒杯问道。

    刘炳年长方之平将近十岁, 是应该喊他方弟。

    “久仰大名。”方之平端着酒杯给刘兄敬酒, 自是称兄道弟,那喝酒也就有讲头了,起码碰杯的时候, 为弟的酒杯应该在为兄的下边。

    墨香斋诗社在京城名气的确不小,社长是先帝刚登基那一年开恩科的状元,如今已经六十有五了,做官做到从四品,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但诗才却是让人赞叹。

    除了社长以外,副社长以及好几名社员都是状元出身,剩下虽不是状元,但都是进士,有官至正四品的,也有还在从六品上打转的。

    比起其它诗社来,墨香斋绝对是官员最多,也最高的一家了,官高至正五品的官员一边在致仕之前是不会参加诗社的,谁让他们忙呢。

    刘炳也是墨香斋的一员,闲暇时可以一起出游、作诗、品诗。

    “方弟可有兴趣加入,为兄可以代为介绍。”刘炳邀请道,文人多少都喜欢作诗,若有一二能流传后世,那就不虚此生了。

    方之平的兴趣可不在作诗上,赶紧道,“小弟诗才一般,还是不去献丑了。”好不容易考完了,平时写写策论,做做文章也就算了,但作诗可就不成了,当年被它支配的恐惧还历历在目呢。

    “方弟也太谦虚了,为兄可是诚意相邀。”刘炳笑道,虽然方之平以前在京城并没有什么诗作传出来,但状元都考上,肚子哪能没点墨水,诗才一般,这话他可不信。

    不管刘炳信不信,反正杨峪是信了,这书读多了,人也就是迂了,人家都表明不想去的意思了,还上赶着说什么!

    “行了,行了,你诚意相邀,人家就得去啊。”杨峪小声抱怨道,真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还好今年又多了一位驸马,不然还得跟这人有得缠磨。

    “我跟说,方兄弟,你就不能拒绝的太委婉了,不然他就得一直在这儿劝你,一直到你同意为止。”要么说读书人‘jian’呢,这跟耍赖皮有什么两样。

    这又来了个‘方兄弟’,看来驸马之间的称呼还真是随心意来,一点都不讲究。

    方之平无奈,本来好好的,被杨峪这么一说,没事儿也给整出事儿来了。

    “小弟仰慕墨香斋已久了,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方之平解释道,去它的仰慕已久。

    刘炳满意了,这是喜欢作诗,但不得空闲,也对,刚刚被皇上提上来,怕是忙的很。

    杨峪也满意了,说白了,还是不想去呗,有没有有时间都糊弄人的,对着方之平眨了眨眼睛道 :“知道你忙!”

    这位,戏还挺多!

    方之平是不想再说这些这些没意思的事儿了,“小弟初入官场,这里的大臣们,大半都不认识,还请两位兄长介绍介绍,免得小弟不知道怎么称呼人家,岂不是闹了笑话。”

    若是方之平让他们帮忙介绍这些人认识,他们肯定是做不到,但只是介绍这些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官职,那可就太容易了,这都是官场的熟面孔,哪能不认识。

    “翰林院的柳学士和工部的李尚书,你都认识,他们俩就不要介绍了,坐在柳学士左边的是吏部尚书……”刘炳慢慢跟方之平解释道,这位让人觉得厉害的是,他居然还能记住几位大臣是哪一年的入仕的,这些年来又在哪个部门带过。

    这记性,难怪是状元。

    杨峪介绍的多是皇亲了,不怎么露面的老王爷,宗室里的长辈,还有他们带过来的长子或世子,其中有几位貌似跟他还挺熟的,介绍起来语气都亲昵的很,都是‘这小子怎么怎么样’、‘他呀,怎么怎么着’,一听就知道,是常在一起玩的。

    方之平也不无聊了,喝着小酒,吃着小菜,时不时再插上两句话,自在的不行。

    ****

    靖嘉在慈宁宫就更自在了,她和靖懿一左一右的坐在太后身边,连皇后都得靠边坐,不过皇后多年无子,存在感不强,家族又曾经两边下注,若不是因为她是先帝钦定的太子妃,这皇后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