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36节

第36节

    第44章 发酵

    《古宅》在北美,不出意料地火了。

    虽然一开始《古宅》的魅力,早在电影节的时候就得到验证了。

    但真正的爆火,得益于网络的“牛皮癣”式的宣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这一群年轻的观众,都选择了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来自东方的电影。

    在《古宅》自身强大的实力面前,绝大部分部分观众立刻被吓趴下,瑟瑟发抖、抱作一团。

    本来选择看恐怖片的观众就是为了追求刺激,才走进电影院。所以被吓到变形的他们,不仅没有破口大骂,反而对《古宅》赞誉有加。

    在《古宅》上映的第2天,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对于《古宅》的内容讨论,有门户网站对于剧情的简要介绍、有《古宅》销售火爆的新闻采访、也有msn等平台上互相交流的讨论小组。

    这让越来越多的灯塔国人知道《古宅》的存在与恐怖。虽然《古宅》中并没有灯塔国传统恐怖片之中所出现的血腥和暴力元素,但是却有一种含蓄与内敛的氛围。

    未知才是最为恐怖的,观众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一个具象化的诡异存在。

    但是每个人够感觉到,它仿佛就萦绕在电影男女主角的身边,让两个人无力抵抗,无法逃脱。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在讨论《古宅》绝对是真实的故事。

    因为dv画面实在太过真实了,像《女巫布莱尔》中还有一些穿帮的镜头,但是《古宅》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甚至连女主角手中握不住dv,跌落在地上以仰拍的视角记录下两个人逃亡的画面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对于《古宅》的讨论,甚至还有媒体报道出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比如有人发现了男女主角的尸体……

    恐怖被进一步的放大、酝酿。

    于是《古宅》第一周在北美便拿下了600万美刀的票房成绩,然后在第二个周直接冲到了1100万,获得了当周的票房冠军。

    而在欧巴罗大陆之上,派拉蒙公司也在同一时间进行上映。

    不过在派拉蒙在欧陆的院线数量比不上北美,票房成绩也相应得差一点。第一个周大概只有300万美刀左右。

    还好网络同样席卷了欧陆,第二个周票房上涨到600多万美刀。

    越来越多的电影媒体、互联网网站开始关注《古宅》。

    媒体网络新闻永远都在追捧热点,很明显《古宅》在成了时下年轻人最关注的一个话题。

    对于非专业的人士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古宅》的来龙去脉,只是图个热闹。

    但是电影行业的工作者们却知道《古宅》真正的来处,就是之前不久才举行颁奖典礼的全球电大学生电影节。

    这些院线影院对于派拉蒙影业可以说嫉妒嫉妒很,他们也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怎样一个巨大的金矿。

    他们只能够选择从派拉蒙手中去购买放映权,起码自己也让自己的院线喝点汤才行。

    这个时候当初和秦砚做交易的戴尔曼,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和卡夫打着电话。

    戴尔曼得意洋洋的对电话,另外一头的卡夫说道:“老家伙今天晚上有约吗?我请你吃饭。”

    卡夫虽然不是电影界的专业人士,但他其实也一直关注着《古宅》的情况,他当然知道最近《古宅》的成绩。

    “你要请我吃饭也行,但你必须得把你那瓶波菲尔的红酒带出来,否则我可看不上今天的晚饭。”

    波菲尔1976是戴尔曼珍藏了10多年的红酒,他平时最多也就看两眼解解馋,根本没有动过想喝的念头,但这一次他却豪爽的笑着说道:

    “行,今天晚上我就请你尝一尝红酒。”

    可以看得出来戴尔曼对于《古宅》的票房有多么的满意。

    要知道这一部电影他们可没有任何的投资,仅仅是进行发售便能够攫取大量的美刀,这可是真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

    按照现在的票房趋势,戴尔曼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等待着职务调动的通知书了。

    当然戴尔曼心中也在思考该如何和秦砚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无比清楚一位天才横溢的导演对于一家影业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或许,自己真的应该去一趟华国?

    虽然《古宅》还没有在华国上映,但是国内的关注度一点都不低。

    早在《古宅》获奖的第二天,《华国电影报》便开始写了一篇名为《华国作品荣获国际电影节重磅奖项》的报道!

    后来随着《古宅》在北美、欧陆的舆论发酵、正式上映、票房大卖,《华影报》还刊登了一些列的追踪报道——

    华国大学生电影作品《古宅》在北美成功上映

    在西方引爆票房奇迹的华国电影《古宅》

    华语电影的魅力!——从《古宅》说起

    这些报道,从一开始称秦砚为“平城电影学院学生”,到了后来已经直接称呼秦砚为“新锐导演”、“新一代导演”,可以看得出来国内报刊媒体对于秦砚身份变化的态度。

    国内这几年报纸媒体还十分兴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采访秦砚和《古宅》团队。

    对于这件事情秦砚的朋友们、学校领导、班主任何建华他们都知道。

    他们认知中的秦砚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几乎不愿意出现在报道中的人。之前多次学校、国内性质的获奖,秦砚根本就没有接受过采访。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在北美票房疯涨的情况下,秦砚依然每天坚持上下课,哪怕这已经是他大学阶段的最后几门课,也一节不落。

    平时上课还是会做笔记、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的盛气凌人、教授提问也会认真作答……

    无论是和秦砚关系比较好的教授,还是班主任何建华对于秦砚的品性都相当放心,所以他们也没有单独找秦砚说什么。

    他们都下意识的认为秦砚一定会处理好纷至沓来的名利之事。

    可谁知道这个时候秦砚突然一口气答应了几家媒体的采访,而且这几天家媒体在国内都属于特别大的杂志与电视台。

    更让人惊讶的则是秦砚在采访中所谈论的话题以及展露出的个人形象……

    《大众电影》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领域发行量最大的半月刊,在这个纸媒依旧盛行的年代,每期的发行量都可以上百万份。

    而今天就是《大众杂志》社记者和秦砚约定的日子,而地点安排在杂志编辑部内。

    出于礼貌,杂志社的采访小组早就已经到位,负责采访的杜苏芮还在低头检查自己的采访大纲,一旁杂事的李小雨则在和其他工作人员聊天。

    李小雨有一些不满地对杜苏芮抱怨说道:

    “这个秦砚未免也有一些太猖狂了吧。虽然还没有到时间,但是别人接受采访都会提前到,哪像他现在人影都还没有看到一个。”

    这些年李小雨跟着杜苏芮采访过的电影行业大腕儿也不少,其中更加讲究排场的大腕,她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只不过李小雨没有想到,比自己年纪要小上接近10岁的秦砚,居然也会对他们杂志社提出各种要求。

    他们和秦砚取得联系后,秦砚直接看门见山地询问:接受采访,他能不能够获得《大众电影》的封面?

    并且明确的表示了,如果不是封面采访的话,那他就不接受采访。

    《大众电影》在国内也算是一流的刊物了,接待过不少著名的演员、导演、电影各行各业的工作者。

    影视行业内的确有咖位这个说法,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自己的身价、咖位下降,他们之前也有遇到过类似的要求,大多是影帝影后的获奖者、红极一时的演员。

    在导演里的话,也就只有像张一谋、冯晓刚他们的专访才能够占据封面,其他时候都给更加光鲜亮丽的导演演员让位。

    没办法,谁让只有封面足够好看,才会吸引到读者购买杂志呢。

    通过《古宅》也足以看出谢北杨和奚芊芊的外表有多么吸引人,所以《大众电影》一开始还想邀请《古宅》的男女主角。

    结果被秦砚一口回绝,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小雨十分喜欢《古宅》里的“李子安”,所以才会有颇多的抱怨。如果不是这个素未谋面的导演,她就能够见到“李子安”了。

    杜苏芮依然在不紧不慢的查阅自己的笔记本,看看之前准备的问题有没有任何的遗漏。

    李小雨还是有一些不高兴:“苏芮姐你难道就没有任何的不满吗?”

    杜苏芮轻轻地敲了敲李小雨的脑门,平时就是自己把她娇惯过头了,这种时候才会如此的毛毛躁躁、缺乏礼貌。

    杜苏芮很严肃地说道:“李小雨你根本不能够理解,这一次海外票房的胜利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别说他只是一个大学生,就算他长得是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就算他长得不堪入目,但只要他在国际上取得这个成就,就必须给他这样封面。”

    李小雨似乎有一些不服输的说道:“可是姐这一次你为了获得采访秦砚的机会,你还和销售部那些人打赌这一次杂志的销量,你不怕出任何意外?”

    “我肯定知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但是这毕竟事关我们杂志社的销量啊。”

    这就是赤果果的商业规则,明明知道该宣传什么价值观,但资本家第一考虑因素始终是利润。

    杜苏芮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成为记者,而你只能够当一个助理的原因。关于秦砚的情况,我早就已经收集好了。”

    这个时候包间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第45章 访谈

    当大门打开的时候,《大众电影》的记者和随访人员都眼前一亮。

    进来的男子穿着贴身的西装,将他的身材严严实实包裹住,而下半身的皮鞋也是一尘不染。但是露出的手腕与颈部,却又带着性感与活力。

    作为电影杂志的工作人员,他们为很多明星拍过照,自然也看到过许多明星穿西装的样子。

    但不得不说,这些年国内对于西装的认知还比较浅,很多时候穿上西装总会有人一种张冠李戴的错乱感,这完全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结果。

    但是眼前的年轻男子却截然不同,他好像就应该穿着正装,随时保持着这种严肃的状态出现在人的面前。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杜苏芮,她直接站起身来对着男生说道:“秦砚导演,等你很久了。”

    一旁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惊呼,他们没有想到最近声名鹊起的秦砚会如此的英俊。

    之前电影节国外都没有多少参加,相关报道寥寥无几,国内更是没有。

    秦砚加快了自己的步伐,走到杜苏芮面前微笑道:“我应该没有迟到吧。”

    杜苏芮摇了摇头:“当然没有,是我太期待今天的会面,来得太早了。”

    因为秦砚这一次不仅仅是访谈,而且还要登上《大众电影》的封面,杂志社提前就安排了摄影团队。

    一开始担心秦砚在穿着打扮上不符合杂志社的一贯风格,还专门安排了服装师和造型师。

    但是在看到秦砚身上的西装的时候,杜苏芮便立刻做主取消了换装这个环节,只是让造型师帮助秦砚稍微调整了一下发型以及简单的上妆。

    完成这一切的秦砚,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导演,更像是一个t台的王者,根本不需要造型师和摄影师的指导,就知道该在镜头前如何展示自己的魅力。

    虽然杜苏芮在摄影、时尚方面并不是特别的专业,但是看摄影师嘴角的弧度和一直按快门的食指,她就可以判断出秦砚照片的质量,一定特别的出众。

    果然如她所料,有帅哥在,杂志销量完全不用担心。杜苏芮认为自己已经摸透了秦砚,一个年少成名的得意少年。

    而完成拍摄工作后,便正式进入了采访的环节。

    因为并不是直播,整个采访过程会更加的随意。

    杜苏芮会和秦砚聊天,最后的访谈记录则是摘取其中比较具有爆点和吸引力的问题进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