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41节

第41节

    就像是一个经常喝甜点的人,普通的甜度已经难以刺激他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

    简单得说就是——现在秦砚他们认为自己手中的剧本已经足够搞笑,足够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会觉得它好看。

    每一个导演在评价自己剧本的时候,都会称之为是一个“内容丰富、情节饱满”的剧本,但是真正让观众进行评价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剧本会评为“脱离生活,无法带入感情”。

    因为这些编剧、导演一开始就是在胡说八道吗?不,那是因为他们的口味不能够代表大部分的观众。

    华国目前包括未来几十年的影视编剧大多数单枪匹马,很多原著改变都是请一个编剧,然后再和原著作者商量。

    偶尔也会尊重导演的意见,但演员的意见基本上不会被采纳,除非像陈稻明这种演员界内有足够威望的人才能够说得上几句话。

    能够对剧本提出意见的人是谁?

    他们都是影视工作者,他们都是物质生活相当富裕的人,和绝大部分的观众艺术审美绝不相同,必然会出现审美偏差。

    这个问题在西方完整的工业电影体系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像西方好莱坞有编剧协会、很多影视公司内部也有编剧部门。

    他们在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他们会像秦砚这次组建的团队一样,一群人共同创作、互相挑刺,然后一起完善。

    至于最后的剧本署名权,则看谁在整个工作之中成果最多。像大名鼎鼎的《星战》、《冰与火之歌》的编剧,都是从大量同行中杀出重围,获得最后的改编权。

    在剧本完成后,他们还会组建内部评审,会让更多的人对剧本进行一个评价,看剧本的结构、节奏、角色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最后对剧本的整体质量进行打分,获得的分值越高,才越有可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大银幕或者是电视。

    这更像是一个现代公司管理体系下的合作小组,听起来似乎没有艺术家那种特立独行与灵感创作,但是好莱坞商业片的成功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相互厮杀、贴合市场。

    秦砚现在就特别担心一件事——他们喜欢的笑点和市场观众的笑点不一样。

    做喜剧商业片最担心的就是做出了一部自己觉得特别搞笑,但是完全没有办法让观众感同身受,无法调动观众笑点的作品。

    可惜的是现在秦砚的公司刚刚成立,不要说成立编辑部门,组织公司内部的评审会,现在连一个专业的编剧、审核员都没有招到。

    听完秦砚的解释后,谢北杨立刻意识到编剧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而他们当初则答应秦砚“一定会一起完成的编剧工作”。

    于是谢北杨立刻义正言辞地说道:“那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做的吗?”

    谢北杨这句话一出口,奚芊芊他们眼中就透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我亲爱的小白羊啊,你怎么又被无良的秦砚狗贼给骗了呀?他就是要剥夺我们的劳动力啊,你怎么可以这么快就背叛了我们无产阶级联盟!

    看到谢北杨主动接过自己的话,秦砚露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不愧是自己看好的演员,不错不错,甚合我意。

    秦砚直接无视掉了奚芊芊他们痛苦的眼神说道:“首先我们得组织另外一批专业的人来对剧本进行评判。”

    这句话就代表着又有人要遭殃了。但是剧本事关重大,秦砚不可能找自己信不过的人来进行评价。

    于是秦砚便找来了自己的7个室友,对他们进行了一个剧本评价的培训会,然后进行评价。

    整个剧本获得了寝室室友们的一致好评,并没有特别大的更改。但秦砚的收获也不小,几个室友从人物关系、剧情爆发都给秦砚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但秦砚依然不放心,因为秦砚他们所有人都是大学生,而且除了谢北杨都是电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依然不能够保证剧本的笑点适合更多的普通观众。

    于是秦砚带着谢北杨几个人直接去电影院随机采访。

    到电影院的行人代表着他们具有着购买电影票的意愿与能力,这才是未来秦砚电影的目标人群。

    而完全随机的调查,则能够保证最后的结果代表市场的真正需求。

    这些都是西方成熟商业市场的调查手段,绝大部分的英雄电影都要先进行市场调研,确定接受度与喜爱度。

    当然这个大众调查和之前的专业评审过程又不一样,并不会把完整的剧本拿给观众看。

    而是会从大量的备选剧情中,挑选出部分进行随机的调查与询问,检测调查者是否会感觉到好笑方。

    整个调查过程还是挺顺利的,谁让谢北杨、奚芊芊他们长得那么好看呢?

    包括从事幕后工作的刘正文和任越,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穿着打扮也可以说走在时代前沿。

    在大街上,这样一名年轻少男少女用标准的普通话询问你“先生/小姐,请问能否耽误你几分钟时间,我想找您做一个有关于电影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的路人都不会拒绝。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秦砚,毕竟现在秦砚在电影圈内也算是半个红人,不少路人都认出了秦砚,索要签名。

    秦砚也没有任何架子,想要签名可以,请先完成一份问卷吧。

    三天的时间,收集了接近一千份的调查问卷,最辛苦的当然还是秦砚。

    其实街头调查,秦砚完全可以花钱找人完成,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亲自上阵。

    秦砚并不是担心保密性的问题,他完全可以聘请专业团队,从而保证调查内容和结果都不会泄露出去。

    秦砚更不是担心钱的问题,他是几千万华币都可以分给自己合作伙伴的人,不可能心疼这几万块钱。

    他选择亲力亲为其实是想告诉谢北杨他们,同时也是要反复告诫自己:

    做电影千万不可以高高在云端。

    千万不能活在电影工作者的象牙塔之中,狂妄自大地揣测观众会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认为观众应该看什么样的电影。

    电影永远都应该活在人间。

    第48章 赴港

    “请问奚芊芊小姐,您现在国际上的粉丝很多,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观众都夸奖你为‘来自东方的美女’,您之后会和其他国家的导演合作吗?”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谢北杨先生,听说您是第一次拍摄电影,但是您在《古宅》得到了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请问您怎么评价自己的表演呢?”

    “听说有很多导演都赞许过二位的演技,想和你们合作,不知道你们是否有收到其他导演的邀请呢?”

    ……

    一个又一个尖锐而敏感的问题送到谢北杨和奚芊芊面前。记者们毫不吝啬对于他们二人的夸奖,同时也在描绘着看上去无比美好的未来。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正确看待随之而来的“名利”,可真正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别人口中和一些知名电影演员比肩的时候,内心还是无法控制的悸动。

    再加上刺眼的闪光灯、晃动的话筒、连绵不绝的快门声,奚芊芊和谢北杨二人的心跳也似乎随之加快。

    甚至连他们口腔中的唾液也分泌加速,二人下意识吞咽口水后悄悄侧过头看着站在整个采访台中间的秦砚。

    现在是《古宅》大陆的首映会,这一次谢北杨和奚芊芊也登上台,所有媒体立刻对他们二人展开了围追堵截。

    之前有很多媒体都联系过谢北杨和奚芊芊,想要对于他们进行专访。

    当然绝大部分的采访邀请都是先邀请秦砚,然后顺带向他们提出邀请。

    对于这些邀请秦砚没有任何的隐瞒,他坦然地告诉二人。但也仅仅是告诉,而已因为秦砚已经直接代表他们回绝了采访。

    对于自己的理由,秦砚也没有藏着,他直接说道:“你们现在的心态还不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些采访。你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沉淀一下,否则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恭维,你们很有可能会迷失自己。”

    这些道理都他们都懂,一开始秦砚替他们回绝邀请的时候,谢北杨、奚芊芊他们没有任何的异议。

    可是时间一长,他们的心态还是会有些许的变化。

    他们看到秦砚出现在各种杂志报刊、新闻报道中,光鲜夺目、神采飞扬;他们也看到了网络上对于自己演技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表扬,说他们能够在这个年纪有如今的演技,是年轻一代演员中的翘楚;同时他们甚至看到了网上已经出现了自己的影迷,有很多人都想要看到更多更真实的自己……

    奚芊芊在表演方面极其较真,因为她心里憋着一口气,自己一定做出成绩,证明自己不是一个花瓶。

    现在自己已经可以证明自己的演技,却没有办法向外界展露自己,,情绪自然会有所失落。

    同样谢北杨也是如此。他再怎么成熟,家境再怎么优渥,他也只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

    之前拍摄电影,包括现在旁听平城电影学院的课程,其实家中一直颇有异议。尤其是他的父母,认为演戏是下九流的工作,上不得台面。

    而现在他有一点成绩,如果自己能够得到官方媒体的报道与认可,他觉得自己有更大的把握说服家里人。

    不知不觉,谢北杨和奚芊芊的心里都有些许想要出风头的想法。

    他们的朋友会问他:“唉,怎么没有看到你们接受采访?如果有你们的杂志报纸,我肯定会买!”

    他们的家人会问他:“我在什么地方能够看到你们的专访啊?家里有亲戚在问。”

    他们偶尔会下意识幻想如果自己登上杂志的话,会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自己。

    天下人心,不患寡而患不均。尤其是他们看到秦砚大出风头的同时,他们心中那一点小小的想法疯狂滋生。

    而且因为秦砚拒绝了所有媒体对于二人采访,导致他们两人的采访报道更加珍贵。

    谁能够拿到独家,谁就能够拥有销量!

    有很多媒体私下找到了谢北杨和奚芊芊的联系方式,希望进行一个单人采访。许以各种承诺,恨不得将采访描绘为通天大道。

    内忧外患,让谢北杨和奚芊芊的心态终于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谢北杨和奚芊芊还会直接拒绝,根本不会告诉秦砚这些约访。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谢北杨和奚芊芊都有私下都有对秦砚面前提及:我昨天又拒绝了某某周刊的邀请;前几天又有什么电视台想和我上节目……

    虽然他们两人的语气依然很克制,但是秦砚在影视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看到过太多演员明星的心态变化。他一眼就看破了谢北杨和奚芊芊那慢慢翘起来的尾巴。

    对此秦砚也谈不上任何的失望,因为他一开始就有心理预期。

    别说是谢北杨和奚芊芊,自己当年20出头年少成名的时候,面对各种媒体报道的吹捧自己,不也飘飘然吗?

    当初他不也在媒体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也会成为新一代电影的领军人物,一定要在30岁之前拿下三大电影节的奖杯?

    自己当年都没有办法勘破这些赞美背后的危险,秦砚当然不会去要求谢北杨和奚芊芊。

    他只是想尽可能的延缓这个时间,并且让他们有更多的情绪时间去沉淀、认清自己。

    而现在压不住了,那就该给谢北杨和奚芊芊好好的上一课了。

    《古宅》在北美和欧洲大陆已经上映一个半月,如今也正式下映。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古宅》在北美斩获9000万美刀的票房,而在欧洲大陆斩获3500万的票房,总计1.25亿美刀。

    这个数字彻底震惊了全球的电影行业,因为他们看到了dv电影的传奇再次出现。

    虽然这个数据还不及当年的《女巫克莱尔》,也不及未来几年之后才会出现的《鬼影实录》。

    但是这个票房成绩以及投资收益比,依旧让任何一个营业公司趋之若鹜。

    西方媒体毫不犹豫的吹捧《古宅》的成功之处,然后强调独立电影、小投资电影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蓝海。

    对于这些吹捧秦砚根本不予回应,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国内媒体不可能放过这么刺激的新闻,纷纷跟踪报道。

    明明《古宅》在国内还没有上映的消息,但是每一天的报纸都可以看到《古宅》的名字。

    可以说《古宅》一直牵动着国内影视行业与大众影迷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