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44节

第44节

    袁七爷知道自己最后的劝说也失败了,而他依旧不可能答应帮助他担当武术指导。

    对此秦砚倒没有任何的失望,毕竟他也很清楚电影市场的规则,当初选择来港城,内心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同时他也看得出来,其实袁七爷一直都在想帮忙,还提出了唯有的解决方案,只不过他没有办法接受而已。

    无论如何他觉得自己都应该感谢袁七爷,秦砚爽快说道:

    “等我有资格来邀请七爷担当武术指导的时候,希望我们到时候还有合作的机会。”

    秦砚并不想让袁七爷为难,现在事已至此,秦砚直接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秦砚准备拿回自己的剧本时候,袁七爷突然伸出右手压住秦砚的剧本,他用一种颇为严肃的语气说道:

    “如果你相信我这个老家伙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武术指导。”

    ——

    梁永丰就是袁七爷给秦砚推荐的武术指导,而梁永丰还有一个身份则是袁七爷的徒弟。

    徒弟,这是华文化中传统的师徒关系,代表着技艺传承。袁七爷可没有收多少徒弟。

    袁七爷之所以给秦砚推荐梁永丰,是因为他曾经听梁永丰说过有关于未来港城电影和大陆电影的看法。

    这是几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港城电影正如日中天,任何一个港城明星到了内陆都备受追捧。

    因为取景,袁七爷带着梁永丰去过一次大陆。

    经济刚刚腾飞,物质生活稍微有点变化的大陆,看到来自港城的明星,不管认不认识,一群人就围堵上来,把当时活动的场地堵得水泄不通。

    梁永丰对袁七爷说:“师父,如果有一天可以的话,我想来内地发展。”

    当时袁七爷也问过梁永丰的原因,梁永丰的回答是:

    “什么政治、文化、经济这些我都不懂,但我知道有一个事情是永远没有办法改变的,那就是大陆人多。”

    在港城人也多,单位密度远比大陆夸张。但是港城才多大?

    人多就意味着市场大,大陆的人口是港城的一百倍!但是港城人均电影消费能有大陆的一百倍吗?!

    而且只要人够多,那就有足够多的帅哥、美女,就更有可能出现优秀的演员。

    以及在这些人中间,更有可能出现一两个足以改变华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天才。

    对于自己徒弟当初的话,袁七爷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很难想象在文化荒漠般的大陆能够绽放出经典电影。

    而且袁七爷一直认为梁永丰还需要磨练,就把他继续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这大陆票房的飞速发展,已经让袁七爷深刻意识到大陆的潜力。越来越多的港城明星、演员愿意去大陆淘金,传说中遍地是机会的土地。

    而今天与秦砚的会面,让袁七爷再次回想起自己徒弟当初的那番话

    袁七爷心想,或许秦砚便是那个能够改变大陆市场的人也说不。他看过太多人,而他在秦砚身上看到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

    虽然袁七爷限制于各种不可言说的规则,没有办法直接参加秦砚的项目,但是他完全可以派自己的学生去参加。

    如果自己学生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那自己偶尔出手帮帮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然袁七爷也是有私心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发展得更好一些。

    别看刚才秦砚说了那么多港台的好话,什么传统文化传承得很好,整个华语影视圈中的武术指导都集中在港台、电影产业链完整……

    但实际上武行人才凋零、难以维系,外人根本不知道。哪怕袁七爷现在已经得了金马奖,但是真正愿意在他这儿学艺的人已经很少了。除了梁永丰外,他甚至找不到另外一个可以传承他衣钵的徒弟。

    毕竟武术指导这一行属于寡头市场,那些顶尖的武术指导能够赚大钱,而底层的工作者,只能够当出卖苦力危险重重的武替。

    别说伤病、危险的问题,单说武替的工资,比龙套也高不上多少。辛辛苦苦学艺十几年,生活都没有办法保证,谁愿意入这一行呢?

    港城的著名武术指导的确很多,什么成龙、洪金宝等等都是如此,可越是如此,港城的竞争压力就越大。

    港城一年拍的电影就200部,其中真正需要武术指导电影,不到五分之一。

    如果真如秦砚和自己徒弟梁永丰所说,大陆有更大市场的话,这对于港城武术指导行业无疑是个机会。

    或许顺从自己徒弟的愿望,让他去大陆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秦砚是他自己都看好的导演。

    当然秦砚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他对于自己电影的要求标准相当之高,同对于每一个工作成员也有着相应的要求。否则的话,秦砚也不会专程跑一趟港城,伏低做小,就为了万分之一邀请袁七爷的可能性。

    在袁七爷的引荐下,秦砚很快就和梁永丰见面。梁永丰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好几,是一名相当精炼的男子,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担任过大型电影的武术指导。

    秦砚并不没因为丝毫缺乏经验而看低他,毕竟梁永丰跟在袁七爷旁边学习了那么多年。

    在没有袁七爷参与的情况下,秦砚和梁永丰聊了整整一个下午。秦砚把剧本中一些打斗的分镜图拿出来,让梁永丰帮他设计动作。

    当梁永丰看到秦砚手中厚厚一摞、绘制详细的分镜图,就已经动心了。

    秦砚的实力、态度、资金都能够摆在他面前,他也意识到这是个绝无仅有的机会,于是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向秦砚展示自己的实力。

    到了后来,梁永丰甚至亲拿起道具武器向秦砚掩饰。

    虽然梁永丰在武术的艺术度上,比袁七爷还差了不少,但他的设计颇有新意,而且带有一种锐意进取之意,最终两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见。

    完成自己此行的首要任务后,秦砚并没有立刻离开港城,反而在华国星公司以及梁永丰的帮助下,约见了不少的港城演员。

    当然不是影帝影后们那个级别的演员,他们比袁七爷更在意咖位。

    秦砚约见的都是一些30、40岁,还在tvb等电视剧中攒资历,没有上过大银幕的演员。

    不要以为秦砚是个多么理想主义的人,他希望能够在这一批电视剧演员中挑选出具有性价比的合作对象。

    秦砚原本的计划是,这些演员经过长年的电视剧训练,演技已经基本达标。而且因为长期出现在电视剧中,在内地也有相当不错的知名度,毕竟这些年在大陆音像店最受欢迎的就是tvb的电视剧。

    秦砚自知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肯定不如那些老牌导演,又没有大牌演员的加入,到时候电影宣传肯定是个麻烦的问题,他只能试图借东风。

    而且这些演员肯定也想从电视剧转向电影,价格上远比同等知名度的演员要低得多。

    秦砚预留的演员片酬可不多,他当然要把一分钱当两分用。

    现实再次给了秦砚当头痛击,他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双赢局面,但和这些港城电视剧演员的相处让秦砚相当不舒服。

    这些人在知道秦砚是来自于内陆的演员导演之后,眼神之中便流露出了明显的轻视神态。

    他们都认为来自于大陆的秦砚,就是一个土包。

    更不要说秦砚当时提出的要求需要长时间的在内陆进行拍摄,态度更加敷衍。在他们看来,大陆那就是蛮荒之地,去内陆拍戏怎么可能比得上在港城舒服。

    其实秦砚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这几年大陆的条件的确比不上港城,但这并不代表秦砚就甘愿接受这种看法。

    谁都知道人有嫌贫爱富的本能,但是当发现自己的亲戚只有一双势利眼的时候,依然会对自己的亲戚失望。

    这个年纪的演员大多出生在港城最繁荣的年代,同时也是被不落国所统治的时代。

    他们不像袁七爷一样对大陆有着深厚的感情,明白何为文化传承,他们心中只有抵触与轻视。

    偏偏他们又无法拒绝电影的诱惑,也知道秦砚手中的资金。一边端着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势,一边又赏赐的态度向秦砚透露出合作的意愿,提出诸多工作时长、合同价格上的要求。

    着实让秦砚恶心了一把。

    不只秦砚有这个遭遇,很多大陆演员、导演与港台影视圈合作的时候,都遭遇过各种恶样的刁难。

    所以接触了几个中年二线的演员之后,秦砚便放弃了在港城找演员的想法。

    与其请这一些大爷回去供着,秦砚还不如自己回去挖掘更多大陆的演员。

    但是秦砚自己也有一个小本子,他把这些演员的名字全部记了下来。

    既然今天他们不愿意和自己合作,不愿意去大陆拍戏,那以后也就不要再谈合作的事情了。

    秦砚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认为自己足够大度。

    对于别人给自己的难堪,有朝一日当然要还回去。

    和梁永丰约定好大概的开机时间后,秦砚便立刻回到了大陆,然后继续选角工作。

    这部戏有好几个比较年轻的角色,其中男主角和女主角当然由谢北杨和奚芊芊担任。

    老实说,秦砚在考虑主角人选的时候,也有犹豫过。因为谢北杨的基础还是差了一点。在大银幕上一个人的演技会被赤果果摆放在观众面前,接受考核。

    但是回到家中的第二天早上,当他看到谢北杨一大早起床,下楼练习发声的时候,他就抛开所有的犹豫。

    不就是基础差点嘛?我秦砚还调教不出一个好的演员了?

    秦砚立刻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为谢北杨设计特训。

    秦砚还是邀请了当初和自己当初就邀请过的那一位表演系的男生——杨振海。

    就是那一位虽然拒绝了自己的合作邀请,但也是唯一一个告诉自己其中原因的男生。

    虽然振海也没有提供多少实质性的帮忙,但有的时候一点点的善意,就足以改变别人与自己的命运。

    除此之外还有女二号和几个戏份相对较多的年轻角色,秦砚在平影和中央戏进行了一个小型的试镜会。

    主要是面向这两所学校大三、大四同学,秦砚所造成的轰动可一点都不比那些知名导演小。

    因为《古宅》在年轻人中间更具影响力,而且有奚芊芊、谢北杨这样的先例,让他们对秦砚充满期待。

    整个选角会就是秦砚的一言堂,毕竟这次的电影秦砚没有接受任何公司的注资,他就是百分之百的出品人。

    评选标准也只有两点,那就是演技与角色贴合度,其他的问题都不在秦砚考虑范围内。

    最后公布名单的时候,的确也在校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不过秦砚完全不在意。在他的电影里,他就是唯一的主宰。

    电影中也有一些重要的配角需要中、老年的演员出演,这件事可把秦砚给忙坏了。

    无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港城都有着演员工会,大部分的演员都会把自己的详细信息留在演员公会。

    虽然秦砚对于之前在港城所遇到的那些演员素质颇为不耻,但是他也必须得承认,港城的演员工会系统比大陆完善许多。

    当时他只是提出了自己需要的演员年龄、形象特点与报酬价格,很快便筛选出了约见对象。

    而现在秦砚想要找合适的演员,完全是大海捞针。还好秦砚对于大陆市场的演员还有一定的了解。

    他心中有很多合适的老戏骨,片酬不贵、演技出色、而且职业素养极高、任劳任怨。

    在何建华的帮助下,秦砚总算是和演员取得联系。

    秦砚可不好意思给他们发试镜邀请,而是亲自带着剧本,上门和这些演员一个个的交流。

    聊剧本、聊角色、聊计划……

    演员的确定就前后花了秦砚大半个月的时间。

    其实在大部分的电影项目之中,都有副导演或者是选角导演来负责选择工作,导演只需要决定主要演员就行了。

    秦砚其实也想过找一两位副导演来帮助自己完成一些基础工作,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亲力亲为。

    现在这个电影的项目组相当稚嫩与年轻,只有亲自去邀请这些老戏骨,向他们表达出足够的尊重,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