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74节

第74节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让腾辉集团和秦砚乐开花了。

    成立“水滴视频”,然后购买电影、电视剧的网络播放权。这件事就是秦砚和谢楠商量后的合作内容之一。

    秦砚指出未来肯定会是网络时代,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未来影视行业的主要战场就是网络。

    秦砚从播放、宣传、用户等各个方面对谢楠进行了介绍,完全描绘出了七、八年,华国乃至全球的网络视频生态。

    谢楠也不可能只听秦砚的片面之言,他立刻派调查团队去灯塔国调查研究。

    因为很简单,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主要还是集中在灯塔国。

    硅谷这类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城市已经开始用上了宽带技术,

    整个网络传输服务也从以前的几kb/s提升到几百kb/s,实现了网络视频播放的无延迟播放。

    根据调查团队的分析结果,宽带技术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门槛,成本也相当低廉。可以预见一、两年后,宽带技术就会席卷全球。

    到那个时候,就是水滴视频腾飞的起点。

    秦砚之所以让谢楠以及背后的腾辉集团去创办“水滴”,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秦砚目前手中的资金完全不足。

    光是购买电影版权的资金就足以难道秦砚,还有更多看不见的费用,比如服务器建设、员工招聘、市场推广等等,这些费用全部加起来,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洋彼岸的油管,从成立到垄断,投入的资金超过10亿美刀。哪怕秦砚抢占先机,也只有腾辉这样的庞然大物才有资格主导“水滴视频”。

    另外一方面秦砚也知道,如果自己动手,影视行业肯定不会像现在反应这么平淡。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实体行业,向服务业或者是文娱行业进军,谋求转型的机会。

    在他们看来,腾辉集团只是众多实体企业之中的一个。其他试图转型的实体企业砸钱同样凶狠,最终的结果却是九死一生。

    很多业内人士都预估腾辉集团的这一次转型会失败。

    毕竟在他们看来,想要在影视行业之中立足,就必须要有一、两个能够创造源源不断未来收益的业内人士,要么是导演、要么是明星。

    他们不怕单打独斗的腾辉,但是会害怕和秦砚合作的腾辉。

    谢楠作为一个商业上的老江湖,他知道秦砚的重要性与付出,他也有意识的要拉近和秦砚关系。

    只不过谢楠也看得出来,秦砚的脾气不吃商场那一套,他只能选择打感情牌。

    水滴视频网站后,谢楠立刻见30%的股份已经以期权的方式,约定在三年之后,以现在的价格卖给秦砚;还有30%股份则同样会在三年后,通过赠予的方式转移给他的弟弟谢北杨。

    这样一来“水滴视频”就算是秦砚、谢北杨以及腾辉集团三方持股的公司。

    谢楠通过谢北杨,把秦砚死死绑在同一首船上。

    哪怕躺在家中投资,秦砚也能赚到比单纯拍电影更多的钱,但是秦砚的绝大部分精力依然是放在电影上。

    怪味豆、千度、水滴视频都是秦砚产业的布局,而他所做的这一切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秦砚以后更好的拍电影罢了。

    秦砚现在所有的布局,别说局外人,就连知道这一切的谢北杨都觉得秦砚如同一个高深莫测的国手,每一招都如同羚羊挂角、无处可寻。

    只有真正当它们逐渐显现出各自的作用,人们才会知道这些产业布局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的精妙。

    然而这个未来改变了华国电影市场格局的男人,刚刚掏出钥匙,回到家中。

    最近秦砚沉迷于剪辑,不可自拔。别人觉得苦难、复杂的剪辑工作,在秦砚看来充满了乐趣。

    明明是一样素材,不同的剪辑方式却能够呈现完全不同的故事。在秦砚看来,剪辑就像是在堆积木,如何构建出最完美的建筑,这个过程是在太让秦砚着迷了。

    而且按照他以前的个性恐怕就直接在剪辑室过夜了,但现在秦砚毕竟是有同居室友的人,在谢北杨的坚持下,秦砚晚上必须回家休息,不然哪天猝死了都没人知道。

    现在已经就点过了,街道上早就漆黑一片。

    这还是因为谢北杨早就和他约定好,一定会回来吃晚饭,他才提前结束了工作。

    “你回来了。家政阿姨已经先回家了。你等等,我先去给你热饭。”

    秦砚很难解释,当推开门谢北杨起身笑着和他说话,同时看着桌上还有饭菜的那一瞬间,他内心的冲击有多么强烈。

    他佯装无事,来到客厅之中。

    谢北杨刚刚按下的dvd暂停键,电视屏幕正在播放1996年的著名电影《一级恐惧》。

    这段时间秦砚后期工作,谢北杨也没有闲着,他继续恶补电影。

    而且谢北杨可不是单纯的欣赏电影带来的娱乐,而是在不断的学习。

    一边看电影,一边记录着各种心得和体会,现在茶几上就摆放着谢北杨的钢笔和笔记本。

    “秦砚,你帮我看看今天的笔记。”谢北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秦砚熟练翻开谢北杨的笔记本,完全不用逐页翻开,他很清楚这一本笔记已经记录到多少页了。

    只不过感受着笔记本熟悉的触感,秦砚有点恍惚。

    之前谢北杨准备开始做笔记,他专门去挑选笔记本和钢笔。按谢北杨的话说,这回事他一辈子的宝藏,当然得找了一个好点的笔记本保存。

    在五花八门的笔记本中,谢北杨选择了和秦砚一模一样的款式。

    当初谢北杨刚刚接触电影的时候,秦砚曾经借过自己的私人笔记,给谢北杨学习参考。

    很难形容秦砚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几十个笔记本给谢北杨带来的震撼。从此在谢北杨心中,秦砚逐渐成为了严谨、认真的代名词。

    当然他很快把自己内心这点小小的涟漪压了下去,认真内容。

    做笔记尤其是学习笔记,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真正的电影工作者所做的电影笔记,和大众影评家们随心而发的观影感想,完全是两码事儿。

    秦砚要求谢北杨在观影的过程,将电影的情节、表演、叙事、优缺点等等要素,按照一种严谨的结构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谢北杨对于电影的理解力。

    秦砚速度其实一向很快,平时看别人的剧本、策划都是一目十行。

    但是他每一次看谢北杨的笔记都相当的认真,一字一句认真。有什么不足之处或者是不够详细的地方,他还会用笔给谢北杨批注。

    当然秦砚也不是一个盲目自信的暴君,如果真有什么二人意见相左的观点,他也会和谢北杨进行讨论。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基本都是秦砚成功说服谢北杨。

    看得出来,谢北杨这段时间做电影总结的能力提升了不少,尤其是对于演员表演的分析已经相当到位。

    吃饭的时候秦砚突然开口说道:“你今天就把这篇影评给发到怪味豆上去。”

    在怪味豆发影评,这是谢北杨最近除了看电影外的另外一样工作。

    怪味豆毕竟是一个新兴的网站,如何让它引领网民们参与电影评论、如何吸引更多的注册者、如何建立规范、正确、客观的电影评价机制……

    这绝对足以让大部分的网站运营抓破头皮。

    但这对于秦砚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手上有谢北杨这张王牌。

    现在虽然还没有微博、推特这种可以让明星和粉丝互动的工具,但依然抵挡不住粉丝们对于自己偶像的狂热崇拜。

    秦砚之前给谢北杨安排了一个采访,除了宣传即将上映的《守门人》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谢北杨帮忙宣传“怪味豆”。

    当时记着问到谢北杨“最近正在做什这”,谢北杨的回答是:

    “我最近就在家中看看电影,有的时候会写一些影评到怪味豆上去。”

    能够约到谢北杨的专访,很明显是和华砚关系密切的媒体,所以主持人相当配合地追问道:“什么是怪味豆?”

    然后谢北杨就像是不经意之间发现的一个宝藏网站,和大家分享一样介绍了“怪味豆”的存在。

    现在怪味豆上面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所以谢北杨也不好意思吹捧得过于离谱。他只是说自己很喜欢怪味豆上的电影交流,自己也会在上面写一些观影心得,偶尔还会和豆友们互动。

    采访一出便在谢北杨的粉丝群中,引起了不热烈地讨论。他们开始去搜索“怪味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网站。

    尤其是谢北杨的粉丝和影迷,本来就属于电影的受众者。

    同时他们平时活跃于谢北杨的千度贴吧,也会讨论一些和电影有关的事情。现在发现有这样一个专门讨论电影的平台,自然是愿意去进行尝试。

    而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偶像真的如他所说,会定期的在怪味豆上分享一些电影笔记、电影观后感的时候,粉丝们彻底沸腾了。

    这些粉丝们纷纷跑去谢北杨的影评下面留言打卡,出现了各种“到此一游”、“观看团”、“火钳刘明”等网络现象。

    一个谢北杨就给怪味豆带来了不俗的流量,让越来越多喜欢电影的人知道“怪味豆”的存在。

    能够有闲情闲钱看电影或者说喜欢电影艺术的人,家境往往不会差。电影爱好者也是这个时代拥有个人计算机的高概率群体。

    就这样怪味豆基本上没有用任何的强硬推广,便逐渐在“电影门户网站”类别中脱颖而出。

    除了一开始秦砚给谢北杨布置的任务以外,谢北杨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和影迷分享自己观影感想的方式。

    现在谢北杨的粉丝群体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以前有很多粉丝都是在吹捧着谢北杨的颜值、扮相,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粉丝认识到谢北杨对于电影的热爱、对于表演的追求。

    就连“谢北杨”千度贴吧之中讨论演技、电影的帖子也越来越多

    谢北杨的“粉丝”逐渐向着“影迷”发生着转变。

    其实这些都是秦砚给谢北杨制定的方案,他和谢北杨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问过谢北杨到底是需要一群侍奉他为神明狂热崇拜他的粉丝,还是一群随时会离他而去,甚至会嫌弃他表演的影迷。

    谢北杨的答案自然是后者。

    谢北杨希望自己的影迷能够可观评价自己的演技,他也希望自己塑造的每一个形象能真正留在影迷们的心中。

    有了谢北杨的答案,秦砚便为谢北杨制定的一系列方案。

    听到今晚还有工作,谢北杨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相当高兴。自己能在电影之外帮到秦砚,这让他心满意足。

    谢北杨点了点头,现在每天发一篇电影的分析,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同时他开口对秦砚说道:

    “等会儿我也把你的影评给发上去吧,让他们对照着看。”

    谢北杨习惯从演技方面分析,而秦砚更多是从拍摄手法以及整体的叙事结构入手。两人虽然的分析内容都很专业,但内容上还是有一定的不同。

    作为一个在曝光率和受欢迎程度上,完全不输于谢北杨的公众人物,秦砚在宣传“怪味豆”的时候,当然不会放过自己。

    秦砚原计划和谢北杨一样,每天在“怪味豆”上更新一篇自己的影评。他也知道自己最近会很忙,所以他准备挑选自己以前积攒的影评发表。

    但现实却更加的残酷,秦砚真正忙起来的时候完全是昏天暗地,一整天连手机都不看一眼,更不要说碰电脑了。

    于是谢北杨便主动的接过了这个活,帮秦砚录入和发表影评。

    秦砚一开始还说道:“其实你不用这么麻烦,我到时候找一个人帮录入就可以了。”

    在秦砚看来,谢北杨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然而谢北杨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用。我帮你录入影评,其实也是一个自己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复习老师的课堂笔记一样。”

    看着谢北杨又把自己给比喻成老师,秦砚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些不爽,他感觉“老师”这个词拉远了他和谢北杨的距离。

    但是秦砚还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含着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