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95节

第95节

    普通观众不知道所电影特效的制作需要一个多么庞大的团队。

    每一个特效的制作者都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需要熟练的使用各种科学软件。这样的人工成本费便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收入持平。

    而真正的特效电影进行制作少说要动用上百人的团队,还不包括器材方面的损耗。

    像真正的特效大片,6,000万美刀全部用来制作特效都不一定能够。

    业内对于国际特效电影多少有些了解,毕竟他们也想像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一样赚取全球票房。

    他们很清楚这个数额的投资让《地球要塞》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连投资市场都不怎么看好秦砚,认为他拍了几部电影之后已经太飘飘然了。

    而另一方面,因为电影市场对于科幻电影缺乏热情,资本在投资的时候对“科幻”两个字也嗤之以鼻。

    不是就了一点特效的电影吗?根本不具有吸引力。

    秦砚一直在社会和媒体面前维持的良好形象,这就起到了作用。

    不少人都站出来帮助秦砚科普为什么特效电影需要这么贵,以及华国的第一部 科幻电影意味着什么。

    另外一方面,现在华国的科幻电影爱好者还是太少了。

    在秦砚的示意之下,“怪味豆”也开始进行一些科幻电影的科普与宣传。

    原来这个时候普通人才逐渐意识到,原来科幻电影不仅仅是电影那么简单,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电脑技术方面的成就,同时也代表着电影工业体系的水平。

    秦砚,这是在做一件开先河的事情。

    换任何一个导演,就算要拍科幻片,也不会把自己捧到这么高的地位上。

    因为电影一旦失败,那么他们将承受的骂名足以会让他们在电影界中不得翻身,留下一个永远没有办法洗白的臭名声。

    秦砚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整个业内的关注。

    于是秦砚主动选择了把利用这些关注,制造社会舆论。

    起码等《地球要塞》上映的时候可以吸引更多,从来没有看过科幻电影的人进入电影院去一探究竟。

    而且秦砚自信无论是《地球要塞》那一层充满了科技与现代感的外壳,还是其本质之中人类文化命运的内涵,都能够抓住观众们的心。

    当然前提条件一定是他得把电影拍好。

    不管外界怎么样去猜测,或者是评价《地球要塞》,但这并不影响《地球要塞》在整个华国电影圈中的影响力。

    果不其然,从《地球要塞》立项的消息传开后,国内比较著名经纪公司都主动联系上丁畅,询问这一次电影选角的情况,他们还有没有机会。

    甚至连曾经和秦砚合作过的几个演员也私下联系秦砚,问《地球要塞》有没有适合他们的角色。

    秦砚一反常态,并没有直接用新的年轻演员或者是二线的中年演员,他对这些公司承诺会进行公开试镜与选角。

    秦砚还没有开始试镜,整个电影圈就自己沸腾了。

    《地球要塞》早就有了中文译本,其实大家都知道《地球要塞》中的重要人物多少。

    电影再怎么改变,既然秦砚用了《地球要塞》这个ip,那就不可能完全不顾原著角色戏份、性格、经历、形象……

    有一些演员立刻让自己的经纪人,甚至亲自去书店购买《地球要塞》。

    就是为了尽快原著,对人物形象有更好的了解,争取在试镜的一鸣惊人,被秦砚选上。

    结果当他们询问售货员《地球要塞》的书在哪儿的时候,发现《地球要塞》已经销售一空了,逼得译文出版社也连忙加急印刷。

    当然买书的人大多还是普通读者,他们想看看什么样的,值得6000万的改编。

    这或许就是现代版本的洛阳纸贵。

    虽然秦砚在业内的风评其实一直有些两极分化,有人认为秦砚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有人所秦砚就是吝啬、抠门,舍不得用大牌的演员。

    但有一天大家都认可,秦砚在选演员其实特别在意演员的表演水平。

    很多名气大于实力的演员或许会对秦砚不满,他们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结果一到秦砚这儿就碰了一鼻子的灰尘。

    但是空有一身演技却无处展示的演员,却期待秦砚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为了更加好的了解角色,每个人都在悄然准备。

    秦砚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面试每一个的演员,现在他已经把很大一部分权利都已经下放给了自己前两部电影合作过的选角导演。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电影团队的重要性。

    丁畅作为制片人,他会安排邀请哪些公司、哪些演员进行试镜。选角导演很清楚秦砚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性格要求,基本上挑选出来角色都能让秦砚满意。

    秦砚选择演员,除了要考虑本身的演技外,他也会对演员以往的人品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秦砚而言,演员并不是演技好,其他的就一切都可以忽略。秦砚可不想自己的剧组中出现任何刺头或者麻烦。

    这些角色在秦砚眼中并没有不可替代的人选。既然如此,为何不选一个合作更加顺心的演员呢?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地球要塞》的试镜会,可是当他们拿到试镜材料的时候,每个人都生出一种荒唐感。

    邀请函一开始对于人物的介绍还很正常,每个角色的性格、年龄、外形、其他技能要求等等。

    可问题是,秦砚直接把每个角色的片酬、戏份都备注在角色介绍之后!

    这种直接根据角色定片酬的情况,在业内还是第一次。

    片酬,在业内一般都不会公开。毕竟演员也会相互的比较,谁的收入比较高,然后排个一线二线出来。

    哪怕是同一个角色,和不同的演员谈那也是不一样的价格。

    秦砚这样把具体角色片酬写在合同上,又发给了这么多公司和演员,肯定会泄露出去。

    那这些演员以后的身价,岂不是便会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这让很多演员和多业内人士都感觉秦砚疯了。

    当然也有很多聪明人,已经意识到秦砚这是试图打翻传统片酬的演员主导模式,试图建立电影本位制。

    更重要的还是,《地球要塞》演员的片酬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值。哪怕秦砚给出的片酬在大陆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作为一部投资6,000万美刀的超级大电影,最主要的几个角色片酬才200~300万华币,而且拍摄周期有可能会达到6个月。

    这不合规矩!

    很多演员心中为什么如此期待《地球要塞》,因为按照现在大陆的规矩,演员片酬占比起码是40%。

    这样算下来,《地球要塞》给演员的片酬综合应该在2400万美刀以上。别的不说,就这片酬,就足以让绝大部分的演员心动。

    可问题是,秦砚根本就没有按照大陆这一套规则。他很清楚大陆现在演员片酬有多么夸张,而且未来还会越演越烈。

    相比之下,美国、韩国的演员片酬占比只有10%-30%,能够把更多法没用投入电影制作。

    秦砚可不想被这些莫须有的规则限制住,他的目标是拍出好电影,天价的演员他用不起。

    更何况,秦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让观众们看到,把更多的钱用在服装、道具、摄影这些他们平时根本不会关注的电影环节上,会让电影的质量产生多大的变化。

    很多知名演员看到片酬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开始骂骂咧咧。

    这个秦砚以为他是什么人,敢给一个这么低的价格。

    如果他们以这个价格接了《地球要塞》,以后他们去其他电影,片酬岂不是也要被压?

    他们私下算过,秦砚给华国演员的片酬加起来也就400万美刀。

    按照秦砚以往的惯例,演员片酬好歹也有投资的30%。他们很怀疑秦砚是用片酬的大部分去聘请外国演员了。

    虽然现在白人演员、甚至黑人演员比华人演员的片酬高,在国际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那是好莱坞的国际电影,你秦砚算什么角色?

    有的演员实在气不过,或者本来就看不惯秦砚,于是偷偷在网上买水军、在杂志报刊上买报道,开始抹黑秦砚,说秦砚肤色歧视、国别歧视。

    结果这件事还闹到了外网上,后来秦砚公布其他国家演员片酬的时候,直接让几个报刊后悔不已。

    当然更多的演员,还是选择了继续看下去,因为他们拿到的试镜邀请函都不能称之为“函”了,足足有几十页,称之为“书”更合适。

    他们以为秦砚在邀请函上标出角色片酬就已经够大胆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砚居然在最后面的部分,罗列出了投资预算。

    特效制作,3,000万美刀,已经与光魔公司签订合约。

    制作设计,50万美刀,已与诺尔曼雷诺签订合约。

    服装设计,20万美刀,已于安德森约翰签订合约。

    版权费用,100万美刀,已经于贝塞尔签订合约。

    ……

    服装设计师、道具师、导演组、灯光组、摄影组……重要的电影工作者都被列在上面。

    也并不是每并不是每一个位置都已经签约,也有很多位置属于“尚在接触中”。

    其中也有华国的电影工作者,比如秦砚的老友:

    音效师,15万华币,已经与任越签订合约。

    而可怜的刘正文,因为只是灯光师中的一员,所以名字直接被略去了。

    整个策划中,还有设备费用、场地费用、群演费用等等。

    与其说这是一份试镜邀请函,不如说它更像是未来电影市场更加规范的招商引资说明书。

    秦砚把这些详细情况罗列出来,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到《地球要塞》项目的态度与质量。

    毕竟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只要上网搜一搜就可以看打他们的累累履历。

    这份邀请函其实是秦砚对《地球要塞》和自己野心的展示。他是在告诉所有人《地球要塞》绝对不是闹着玩,他把大量的预算都投入电影制作环节中。

    所以很多演员和公司又陷入了纠结,到底要不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去拍摄,他们的直觉已经在告诉他们,《地球要塞》很有可能会火。

    无论是光魔、诺尔曼还是安德森,这在国际上都是业内顶尖人士。他们的名字就是科幻电影质量的保证。

    业内人士还在纠结,旁观路人已经开始在鸡蛋里挑骨头,以邀请函来攻讦秦砚。

    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制作设计、服装设计……他们凭什么能够拿到50万美刀的天价合同,这已经和最主要的华人演员片酬持平了。

    这合理吗?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圈内的电影人士在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整个社会的讨论。

    从来没有人把电影工作者的收入展露在人前。

    秦砚做法的确是开了业内的先河,但实际一想,其实这样的行为又不算是违规。

    其实行业内部都知道,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收入情况。哪怕圈外的普通人,只要稍微打听一下总能猜个七八分。

    资金预算之所以会引发如此激烈的讨论,还是秦砚和《地球要塞》的双重加持。

    国内影迷们已经发现秦砚就是一个特别爱搞事情的导演,似乎一段时间不闹出一点动静,就浑身不舒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