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161节

第161节

    毕竟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都和他一样,都按照他的路数发展,那这个世界也就太无聊了。

    他只需要抓住能够和他相互配合,能够接受能够和华砚观念的编剧。

    而且秦砚也愿意和这些选择离开的编剧们继续保持联系,他们大多有着自我的艺术追求,很多人都偏爱文艺的剧本。

    哪天秦砚想拍一个具有华国特色的文艺片,秦砚很有可能还要求助于他们。

    看来让这些稚嫩的编剧或者郭子涛他们这些年轻导演直接上手第二个宣传果然只能是幻想,最终还是秦砚亲自cao刀。

    如果说上一次以“剑”为主题,是在展现华国的尚武精神,精湛工艺,以及家国新年。

    那么这一次宣传片的主题,更加粗暴。

    《食》

    秦砚的剧本其实很简单,不外乎就皇帝吃腻了御厨的手艺,让全国各地的厨师聚集在一起比赛做菜罢了。

    他们以前对于华国的食物根本没有任何常识性的认知,他们总觉得华国是一个缺乏美食文化的国家。

    为什么法餐能够在国际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和法餐一直对于自己文化的经营息息相关。

    不断强调着自己的菜肴有多么的精致,有多么的优雅,理念多么先进。

    诚然,法餐是比较复杂、先进的一种餐饮,但这世界上的菜肴体系绝对不止法餐一种。

    而当法餐在全球彻底建立自己的形象标杆后,它就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其他的国家食物。

    没有蔬菜沙拉?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的事物健康。

    没有鹅肝等食材?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的食物高级。

    居然用辣椒调料?你们不懂什么是香料吧。

    连最基本的饮食体系、理念都不同,如何让华国菜在世界上去和法餐竞争。

    所以这一次的《食》,秦砚就一个目的,要让西方对华国菜产生好感,愿意去尝试即可。

    也许菜系的理念上有所不同,但秦砚不担心,他采取的方案很简单,那就是炫技!

    有的菜好吃不好看,秦砚全部没有选择。他知道肯定会有人批评他,说他对于美食完全不了解。

    但是秦砚不在意,因为宣传片能够传递的就是画面与声音,而不是味觉!

    秦砚大胆把《食》的重点放在了烹饪的技巧、事物的外观上。

    每个人看到《食》的时候,这未免也太好看了吧!纯粹视觉上的享受,就已经让人想要去尝试了。

    当国外网友看到秦砚颁布的这一个名为《食》的宣传片的,每个人都开始疯狂的叫嚣,他们没有想到华国居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食物!

    这就是艺术!

    他们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就算没有办法买到奥运会票,他们也要去尝试一下华国的事物。

    在《食》之中,秦砚把画面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鸡髓笋、胭脂鹅脯、桂花蛋、八宝鸭、水晶虾仁、白斩鸡、红烧蹄膀……

    没有任何的解说,但是厨师技巧、画面颜色、皇帝表情,就已经把这些食物的味道传递给观众。

    当然华国的观众在看到这些视频的时候,下意识又开始进行挑刺,老实说《食》这个视频有太多漏洞了。

    秦砚在《食》中又有一定的架空和虚构,因为原因很简单,在古代的时候,根本不存在那么多的香料和佐料。

    比如说像辣椒、西红柿、土豆、地瓜、玉米这些食物,全部都是十七世纪之后从国外带来,古代世界各国的食材都特别匮乏。

    而且古代哪有那么多改良过的优良食材?rou类通常会有膻味,不够肥美,口感不佳……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对古代的事物抱有任何的期待。

    起码在“吃”这件事,人类真的是一直在进步。

    然而在秦砚的宣传片之中,这些顶级食材处处可见。

    《食》中的一些菜肴,秦砚尽可能还原了古法烹饪手法,但用上这些顶级的食材与作料,已经算是歪曲历史。

    而且现代华国常见的菜系,其实都是十八世纪之后,开创与传承至今。然而《食》所体现的历史朝代,起码得往前推300年。

    但《食》中的厨师完全就是现代八大菜系的代表,糖醋鱼、烧肘子、佛跳墙、狮子头等等,这些都是经典的现代华国菜。

    这一次挑刺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剑》,因为华国观众们挑着挑着,突然就放弃了。

    自己也很想吃《食》所展现出来的各种食物怎么办?

    饿了!不想挑刺了!我现在只想吃美食!

    虽然知道《食》中有很多错误,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人类的意志在美食面前不堪一击!

    而且《食》和《剑》所体现的风格完全不同,它在海外国家中掀起了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浪潮。

    第96章 《酒》

    在8月份的时候,秦砚发布了平城奥运会系列宣传片的第二支,名字叫《食》。

    名为《食》的宣传片发布后,引发的风潮比《剑》更加直接,直接体现实世界之中。

    原因很简单,或许有很多外国的年轻人会因为《剑》而觉得华国的文化、历史会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现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去华国旅游,更没有办法了解华国文字。

    华国文字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哪怕是听歌他们也听不懂歌词。

    当然他们也试图通过电影这样的画面媒介来了解华国,但是华国电影符合西方观众审美实在是太少了。

    一群年轻、喜欢激情的年轻人,对华国历史没有任何基础认识,他们是不可能对华国主流电影产生任何兴趣。

    而且《剑》所带给他们的刺激,更多是对于中国武术、武功的向往。

    他们也想学习华国武术,但本来在影视作品中的武术、功夫被过分夸张,现实根本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别说飞檐走壁,就是实战能力也得大打折扣。

    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根本找不到正规的武馆。

    连华国国内到处都是欺名盗世、骗人敛财的武馆,更不用说在其他国家了。

    不了解文字、没有其他的作品、走进武馆然后大失所望,他们对于华文化的热情很快就会退去。

    但是秦砚所拍的第二支宣传片《食》,可不一样!

    它让各国国家的人,有了亲自接触华文化的可能性。

    谁能离得开一日三餐?哪怕你不懂每一道菜背后的文化,但是吃饭总会吧?

    不会用筷子,你还能用勺子啊!

    在灯塔国、不落国等英语国家,都有着中餐店的存在。

    更不要说棒子国、太阳国的食物,本来就受到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料理一直在这些国家相当盛行。

    中餐馆实实在在开遍了全球各地,且不说各个国家都有唐人街及其类似的存在,哪怕在现代都市中也有数量不少的现代中餐馆。

    不过这些中餐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因为现在华文化在国际不受重视、评价不高,中华料理被认为是廉价料理。

    这些中餐馆大部分都是当年沿海地区移民所开班,菜品也粤菜为主,并不能完完全全地代表中餐。

    另外,海外根本就没有吃中餐的文化,对于真正的中式菜肴认可度相当低。

    为了改变现状,中餐馆不得不进行各种改良,现在海外中餐馆能够吃到的正宗、传统华国菜并不多。

    哪怕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让步,中餐依然不温不火,在灯塔国中餐甚至比墨西哥餐厅都要少得多。

    没有了解,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去尝试中餐。这就是整个世界对于中餐的态度。

    但是秦砚这一次发布了《食》,让很多人都好奇拥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会有怎样的美食。

    他们很快就在自己的城市发现了中餐馆,然后呼朋唤友,一起开始美食探险。

    对于互联网并不怎么了解的中餐店老板们也很奇怪,为什么这段时间,自己的餐厅内涌入了这么多年轻的外国人。

    他们很明显从来都没有吃过中餐,不知道该怎么点餐,只能驴唇不对马嘴,相互交流。

    好不容易把菜给他们端上桌,还得看着他们拿着筷子一通挣扎,最后放弃选择刀叉勺。

    当然海外中餐厅不可能囊括华国渊源流长、种类丰富的美食。

    但是它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年累月在西方的生存,它们经应极尽改良和迎合当地的口味,比如在国内鲜少出现在菜单上的左宗棠鸡,在海外却成了中国菜的代表。

    所以当这些西方人因为《食》而走进中餐馆之后,他们发现——

    咦?中餐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其实全国各地的文化都会为了迎合当地而做出一定的改变。

    中餐在进入西方市场之后会变得少油少辣,以酸甜咸为主。

    无论是灯塔国还是不落国,这些国家都是极度嗜甜的国家。川、湘、云菜系,难以生存。

    文化都是相对的,这并不是华文化的卑躬屈膝。

    西餐在进入了华国,也同样要迎合市场。最著名的肯德基、麦当劳,在每个国家的味道都不一样,甚至在华国内都有区不同。

    文化市场,同样是市场,只有能赚钱、能活下来,才能输出文化。

    虽然中餐厅比这些西方人想象中要“好吃”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人会觉得疑惑。

    为什么秦砚宣传视频《食》上,看到的和他们吃到的食物种类比起来会差了很多,精致度、色香味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说可以理解这些中餐馆和视频肯定有出入,但是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些西方客人会略带失望地问着中餐店的老板们:

    “老板我,你们这里就只有这些菜式吗?我们怎么在视频上看到的中餐都更厉害啊,那些视频不会是骗我的吧。”

    绝大部分在海外生活的华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都有着极其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会用着在西方生活了几十年,已经十分熟悉的当地语言和这些外国人交流:

    “怎么可能!我们国家的美食多了去了。我只是会八大菜系中某个分支的一点点皮毛!”

    中餐店会和他们聊一聊什么是八大菜系,聊一聊自己所做的菜系是什么,然后给他们推荐说不同的经典菜肴。

    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形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说,他们大多数中餐厅都属于快餐、家常菜,根本上不了台面。

    真正顶级的中餐厨师不仅需要预约,很多食材都有特定的享用期。

    “在我们国家,每年只有4月到5月的时候,你才能在西南方的滇省吃到最鲜美的菌子,那才是rou肥硕壮实,质细丝白!”

    “还有三月份开渔的时候,那第一网鲈鱼,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