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185节

第185节

    这部华国玄幻特效片,肯定会涉及到大量的人物、妖兽、风景,杜鹏的美术能力不可或缺。

    可问题是杜鹏的叙事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完全让这样一位导演去拍电影的话,很有可能拍出来就是一个美学宣传片。

    电影的画面很好看,甚至每一秒都可以暂停、截图,成为美轮美奂的图片。

    可一旦电影连贯播放,就是没有办法讲好一个故事。

    秦砚敢投资,但他也不可能拿着这6,000万的美刀开玩笑。

    想要让《后羿》成功,秦砚就必须要站出来,担任制片人。

    除此之外,秦砚还上了双保险,那就是选择了双导演的联合执导模式。除了杜鹏以外,郭子涛也会担任导演。

    一个将主要负责特效、美术与画面,另一个人则负责剧情结构、演员演技。

    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要知道联合导演,最怕的就是导演之间的纷争,一旦出现分歧,剧组内部就率先分裂。

    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

    且不说联合执导的导演们,可能有各自的利益述求,拍摄电影的时候,私心一旦作祟,那就是明争暗斗。

    单就论导演的不同审美和理念,他们都有可能站在自己角度思考怎么拍摄电影,但偏偏就是意见相左。

    明明知道每个导演都有各自擅长的能力,但业内还是很少使用共同执导的模式。

    要么在单元电影中,一部电影分裂成几个小故事,彼此之间互不干涉。

    要么就是这部电影有一个超强的掌控者,他能够保证导演不会在拍摄期间有任何的私心,保证一旦出现分歧,能够立刻得到解决。

    而《后羿》明显是后者。

    只有秦砚这样强大、专治的暴君,才能够让杜鹏、郭子涛完全服从于他。

    问题是,这样一来秦砚的工作量直接超过正常人的负荷量。

    哪怕秦砚不止一次表示,他是真的准备让李唯浩三个新人导演掌镜,不会过多干预。

    但每个人都知道,等开始拍摄电影后,各种突发情况,绝对需要秦砚的干预与指导。

    根据华砚公司的内部消息,秦砚已经把两部电影的拍摄日程都已经确定,就在今年9月、10月。

    《新新时代》和《后羿》两部电影看上去都像是秦砚在带着这些新人导演拍戏。

    秦砚将会扮演着老师的角色,还得告诉李唯浩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拍,如何才能进步。

    秦砚在电影方面的确很蛮横,但是教起人来也是一等一的无私与认真。

    哪怕秦砚极尽可能想要把镜头交给这三个新人导演,但为了保证电影最后的质量效果,他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承担的工作量,恐怕不会比自己亲自掌镜要少。

    每个华砚的员工,在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都感叹秦砚的拼命。

    也难怪外界会说秦砚是导演界的拼命三郎,他的一切成就都是应该他应得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长勇觉得秦砚根本不可能拍摄《生于淤泥》的原因。

    现在王长勇也看开了,他想大不了就让自己的剧本再等一等呗,他都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已经确定立项,只不过导演没时间而已。

    万一秦砚明年拍完《地球要塞3》,就有时间拍摄《生于淤泥》呢?

    哪怕这个时候秦砚突然联系王长勇见面,王长勇也心若骨井、不起波澜。

    王长勇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华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么《生于淤泥》要交给其他导演拍摄,要么直接暂时搁浅。

    所以今天王长勇来到会议室后,他内心其实相当的淡定,稍微有一点意外的是,王长勇看到了谢北杨也在秦砚的办公室里。

    但也仅仅是一点点的意外而已。

    他已经从其他华砚员工口中指导谢北杨和秦砚是最好的兄弟。

    有的时候谢北杨来华砚,他就会直接在秦砚的办公室里工作。

    看到王长勇的到来,秦砚立刻起身说道:

    “王长勇老师,您来了,快请坐。”

    这声老师不仅仅是对于王长勇的尊重,同样也是对于王长勇本职职业的描述。

    秦砚直接带着王长勇坐在办公室内的茶桌上,他拿出最珍贵的茶叶,而谢北杨则在一旁帮忙烧水和清洗茶具。

    王长勇微笑着把茶杯接了过来,说道: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而已,哪里担得起秦导您这样的称呼。”

    秦砚表情十分真诚: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老师这个职业,人类恐怕依旧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

    秦砚并没有刻意在恭维王长勇,他知道王长勇的一些私人情况,对于王长勇是真的敬佩。

    二人便聊起王长勇的工作,聊起王长勇班上的同学们。

    “之前我给他们说,我把剧本卖给你了。他们还说我吹牛了,我老脸都没了。等会你可得给我一个签名,让我带回去气一气这些兔崽子。”

    “签名哪里够,等会我们一起合照吧。你们班的学生,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等电影上映后,他们就知道您的厉害了。”秦砚也笑着打趣道。

    “对啊。真希望快点上映,能够让更多人看到。”王长勇的语气中有说不完的唏嘘。

    既然已经说到正事儿了,秦砚直接说道:

    “王长勇老师,您这个剧本写得这么逼真,恐怕您是有感而发吧。“

    听到秦砚这个问题,王长勇刚才还兴高采烈的眼神立刻暗淡了两分,他说道:

    “的确是有感而发啊。我希望这都是我的幻想。可现实生活总比人类的现象更加残忍。”

    “秦导,有时间听我这个老家伙讲讲这个剧本?”

    秦砚很严肃地点了点头:“求之不得。”

    他尊重王长勇,也尊重《生于淤泥》这个剧本。

    “这些东西也不是秘密,在我心里已经好多年了,它不仅没有因为时间而变得暗淡,反而越来越沉重。”

    “有的时候,都不需要别人开口询问我,我也会主动给他们讲起这个故事。”

    “到了后来,他们都觉得我是现代版的祥林嫂了。”

    或许是因为回想起不愿意面对的过往,王长勇的声音也有一点点的颤抖:

    “《生于淤泥》主角原型,其实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孩子,或者说是我以前教过无数类似孩子的缩影吧。”

    “我并不是他的班主任,只不过是教过他的政治课罢了。”

    王长勇短续断断的说起了一段往事,其实这个往事也很简单,大不了就是当年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穷到没有办法上学罢了。

    “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他才初三,家里就让他必须都退学。”

    “但这孩子是真的想读书,真的想学习,而且他也很聪明,年纪第一呢,能甩第二名十几分。”

    “不过他家里出了点事情,没有成年劳动力了。”

    “他疯狂地在学校里求老师,让老师给他想办法,说他想继续读书,读高中、考大学,想离开这个小小的县城。”

    “学校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家里的父母是打死都不同意,觉得我们学校就是想赚钱。”

    “当时我们那儿九年义务教育根本就不强制,说着免费,但书本费依然照收。”[1]

    “家里让他回去种地,过几年就娶媳妇、生孩子。这就是农村数千年来形成的,没有办法抵抗的惯性吧。”

    “我,真的没有办法啊。”

    说实话,王长勇在他的教育生涯之中,像这样的孩子没有看到过一百个,也有几十个了。

    习惯了,冷漠了,而且也无能为力。

    毕竟王长勇就是一所城镇中学的老师,从农村来读书的孩子不要太多。

    按照正常情况,再等两三年,王长勇就会彻底忘记这个人。

    如果说这个孩子当初为什么能够让王长勇记住,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是真的聪明,而且特别善良、特别开朗。

    哪怕王长勇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有那么多的学生,但是这个小孩子的成绩在王长勇所教过的学生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特别的懂事。

    真的特别有天赋一小孩儿。

    所在他退学之前,王长勇还专门找上他,和他聊了几句。

    “我还记得当时我给他说:只要你好好的努力奋斗,这个世界始终不会亏待你的,你一定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现在我还记得特清楚,他听了我的话之后,很认真地对我点了点头。”

    “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我一定要成为一个有钱人,然后我还要会学校读书。”

    “这件事情就这么也过去了,类似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我根本记不住。”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之后,王长勇突然听到当地农村有一个男人犯了杀人抢劫罪,最后被判了死刑,而且就在他们当地执行。

    本来就是个小县城,杀人犯这种“大新闻”立刻闹得满城皆知。

    那个时候的报纸根本就没有什么隐私权,立刻把事情始末都报道出来,这个男孩从小到大的经历都被扒得一干二净。

    甚至这个小孩当年在他们学校读书的经历也全部写了出来,甚至还专门找上了王长勇进行采访。

    王长勇才感觉到有多么的荒唐。

    也是和记者的交流,王长勇才这个小孩从小到大到底接受了多少的痛苦,有多少次不甘与挣扎,结果一次次被现实击倒。

    这件事情,也就成了王长勇内心中的一个心结。

    到现在王长勇都记得,记者的话筒就像耳光一样,扇在王长勇脸上:

    “你是人民教师吗?这明明可以避免的悲剧,你到底做了什么呢?”

    “一个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孩子,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走,让自己的人生走到一个更好的台阶上吗?”

    也是从这件事情之后,王长勇越发坚定,自己一定要在教师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而且自己不能再想以前一样无动于衷。

    从那之后,王长勇赞助了十几个因为没有钱而准备退学的学生。

    这也是秦砚为什么会如此敬佩王长勇的原因。

    在王长勇的故事里,他把自己给描述成为了一个没有师德的老师,因为他的疏忽,因为他的冷漠,让这样一个孩子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言语之中,全部都是对于自己的憎恶。

    说完之后,王长勇还特别抱歉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