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188节

第188节

    而且《后羿》项目的延期也具有可行性,虽然现在钱已经到位了,但是特效公司还没有联系好。

    如果能够和国外特效公司联系好工期,那多线开工也不是特别大的麻烦,大不了他就辛苦一会儿呗。

    就这样,三部由华砚公司自己投资、拍摄的电影就这么定了下来,后续工作也立刻展开。

    首当其冲的任务,并不是寻找合适的演员,和他们商量、确定工作档期。也不是组建剧组。

    而是要通过有关机构的电影立项!如果不允许拍摄,那这一切都是空谈!

    这个时候,秦砚就要展现出了他的果决以及统帅力。

    华砚公司其实年前特别轻松,躺在《地球要塞》带来的利益之下,公司没有任何的压迫感。

    但是秦砚一开始组织工作,整个公司便立刻告诉允准。

    第三天,华砚公司便直接带着三个电影项目去有关机构进行备案。

    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原本以为今天只是普通的一天,都准备喝茶等下班。当他看着同时递交的三份立项材料,下意识揉了揉眼睛。

    华砚公司同时递交三个电影剧本,而且都计划在年内开始拍摄,再加上预算金额、导演明显,他们全部愣住了!

    他们都知道,华国的影视圈又要因为秦砚而掀起可怕的风暴。

    他们都在心中默默吐槽,秦砚果然不是一个安稳的人,刚刚才搞完事情没多久,现在原本以为能够休息一段时间,现在看来根本现在才刚刚过完年,就要让他们加班。

    毕竟是政府工作人员,他们还是有基本的保密素养,本来想着这件事情要等以季度为单位的电影审批结果后,才会被公众所知道,但是没有想到秦砚居然就主动的先找上了他们。

    秦砚倒也不是走什么特殊的关系,只不过先大致打听了一下,自己三个剧本有没有触犯到一些比较严肃的问题。

    这几年因为因为秦砚的关系,让很多国产电影都有了逐渐瞄准国际市场的念头。

    谁都知道这是一条极其困难的道路,毕竟不是每一个导演都叫做秦砚,但起码让他们看到一条征服海外的道路。

    所以在今年年初刚刚落幕的相关会议上,领导就说过:为市场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让国产电影成功出海!

    虽然这只是一个单纯且美好的想法,但目前对于影视作品创作的限制的确越来越小。

    有关领导在看了秦砚三个剧本之后,都表示只要不存在一些法律上的违规问题,这三个剧本立意并没有什么任何问题。

    于是秦砚二话不说便开始华国影视圈中挑选演员。尤其是《生于淤泥》的试镜,更是迫在眉睫。

    四月开拍,按照秦砚的想法,起码要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各种训练。所以二月之内必须要完成试镜、签约的全部工作。

    这三部电影全部都是华国背景,演员肯定要选华人。

    而且三部电影所需要演员的特点本来差距就比较大,可以说是囊括了老中青三代,各种风格演员都需要。

    所以华砚公司向国内的影视公司发出试镜邀请函,一瞬间就引起了山崩海啸。

    这些公司、工作室在收到试镜邀请函的时候都在觉得开玩笑吗?这真的是华砚公司的邀请函吗?

    反复看了看邮件信息,甚至打电话确认之后,他们才肯相信。

    有试镜资格的演员立刻陷入了纠结之中,他们现在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连续负责三部电影,秦砚的《地球要塞3》什么时候才能拍摄。

    他们甚至希望秦砚不拍《地球要塞3》那才是最好的,因为秦砚每拍一部新的电影,就有更多的角色可以提供给他们。

    要知道《地球要塞》系列前两部作品的成绩如此之好,要加上全球影响力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主要演员会傻乎乎的辞演。

    在主要角色不变的情况之下,其他的配角再怎么添加那也无关紧要。

    现在有三部崭新的作品,那么岂不是意味着他们也可以去幻想一下自己能不能够去争夺主演的位置?

    就算不是主演,三部电影一共提供了上百个角色!其中可以称之为主要演员的角色足足有十几个!

    而且秦砚发挥了他一贯的特点,他直接把三部电影的基本信息写在试镜邀请函上。

    所有人都知道三部电影的大致情况,电影类型、拍摄周期、相关要求、基本角色信息……

    到底要选择哪一部电影,立刻成为了他们头疼的问题。

    说实话对于绝大部分的明星来说,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拍摄大电影、大制作。

    这样无论是收入,还是对于他们的人气而言都具有更好的提升,像《地球要塞》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虽然《地球要塞》连续两部都没有获得任何重要的奖项,业内也一直把它看做爆米花电影。

    但是这并不妨碍《地球要塞》依然是绝大部分演员心中的梦想。

    相比之下,这三部电影的基本情况就有一点点的微妙,让他们难以取舍。

    像《后羿》这部电影,光凭名字和介绍就知道,肯定是时下最为时髦的特效电影。

    大投资、大制作,而且还是华国神话,不出意外在国内特别吃香。

    另外一部《新新时代》喜剧片看起来票房预期和受众面积都比较可观。

    喜剧也是演员们最喜欢类型的电影,毕竟这样的电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缘。

    或许不足以拿奖,但是对于自身形象而言,绝对没有任何的风险。

    起码不会像一些演员,因为出演反派角色而被观众更口诛笔伐。

    而且看样子,这两部电影的拍摄难度也比较小,确是他们心中的首选目标。

    这些演员、公司,多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们通过打听也知道了,这两部电影更加详细的情况,比如秦砚对于这两部电影的重视程度。

    光它们的投资额度就已经足以让这些演员心动。

    尤其是《后羿》投资金额居然高达6000万美刀,2007年华国除了《地球要塞》外,没有一部大陆电影能够与之比拟。

    如果按照电影惯例,30%投资作为演员片酬,足够让所有演员趋之若鹜。

    哪怕秦砚的电影,一向重制作,轻演员,那也是相对而言。

    在这个庞大的投资额面前,片酬绝对秒杀国内其他电影。

    只不过,这两部电影也有让他们担心的地方。那就是导演都不是秦砚,而是名不经传的小导演。

    小导演第一部 上来就执行这种大投资的电影,如果按照业内的惯例,很有可能就是垃圾电影,甚至有可能是洗钱电影。

    哪怕这一次的投资方是华砚公司又怎样。

    在这个圈子待得太久了,他们已经不相信还有正儿八经好好拍电影的公司。

    他们真正相信的就只有秦砚作为导演的电影,因为他们相信秦砚肯定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做开玩笑,一定会拼尽全力去拍号电影。

    毕竟普通观众才不会看电影投资公司、制片人是谁,他们记住的还是导演的名字。

    可问题是秦砚亲自执导的电影就只有一部《生于淤泥》,名字一听就文艺片。

    一直都在拍商业电影的秦砚,毫无征兆转行拍文艺片,真的能够拍好?

    看看《生于淤泥》的介绍——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孩,在学校退学之后,遭遇各种现实的折磨,最后放弃理想的故事。”

    “电影对于角色演技要求较高,而且需要演员配合剧情需要,进行一定外貌上的改变。”

    “拍摄条件比较艰苦,目前预计4月份开机。但从3月份开始,就要进行各种培训。”

    单单是这些介绍,演员们就知道《生于淤泥》的拍摄条件肯定特别艰苦。

    没办法,谁让秦砚“名声在外”呢?

    一个对于拍摄极其严苛的导演,主动说起电影拍摄困难。

    这不是在劝退吗!

    有些知名演员的确在纠结选择的问题,毕竟电影档期有冲突,他们也只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和电影。

    但更多的演员只要能够在华砚公司的电影之中,露个头能够,和秦砚搭上一点点的关系,他们都愿意。

    无数回复蜂拥而至,最近华砚公司选角导演的电话就像客服热线一样,永远处于展现的状态。

    甚至连丁畅也天天接到各种电话,问他某某角色能不能运作一下,有没有强烈的竞争对手。

    而秦砚则完全不理会这些问题,专心于电影的前期准备。

    既然三部电影的基本信息已经发给了影视公司,再加上《生于淤泥》的试镜会马上就要开始,这些信息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很快这些消息就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了出去。

    “秦砚导演的野望!一次性拍摄三部电影?”

    “又一名导演的堕落,知名导演为了赚钱,开始多部电影同时拍摄!”

    “《地球要塞3》拍摄遭遇危机?秦砚另谋他路。”

    “秦砚首次担任制片人!”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立刻让华国的影迷们都彻底沸腾了。

    当然这种沸腾完全是两面极端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因为秦砚所推出的电影而高兴。

    “秦砚出品,必属精品”

    这个概念越发的深入人心了,现在和秦砚有关的电影同时推出三部,他们心中自然会无比的激动,但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会产生疑惑。

    什么是制片人?真的能保持秦砚作品一贯的水准吗?《生于淤泥》是文艺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地球要塞3》的拍摄时间现在都没有确定,这让很多观众相当不满。

    明明我《地球要塞3》才是正统,结果突然跑去拍其他的电影。

    这下秦砚的影迷内部就已经产生了分裂与冲突。

    有的人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电影,有的人则更加希望能够赶快看到即将迎来最终决战的《地球要塞3》。

    但无论怎么说,这些讨论都在给秦砚增加热度和关注。

    只是消息传出,公众们对于三部电影就如此的期待。

    影视行业再一次感受到秦砚在电影市场上的号召力。

    不是因为《地球要塞》而让秦砚获得成功。

    而是因为秦砚,让《地球要塞》的成功。

    之前还有所犹豫的演员们,毫不犹豫和华砚公司联系,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参加试镜。

    三部电影的消息还在继续发酵。

    很多公司已经开始主动的去接触秦砚,他们的首要目标当然是秦砚与《生于淤泥》。

    聪明人可不少,他们都知道从制作成本上来说,《生于淤泥》投资最少、目标观众最少,但“秦砚”两个字就胜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