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在线阅读 - 第234节

第234节

    《生于淤泥》最后所给出的结论也很明确,那就是当他们没有办法跳出“淤泥”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从社会层面去帮助他们。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二次分配反而不公平。但如果整个社会需要要进行二次分配,一定要对于社会中,生存状况最不利的人有所改善。

    我愿意相信秦砚秦砚在发布会上所说的话。谢谢秦导,他让我看到了一位导演、艺术家的大爱。

    第138章 计划

    众所周知,电影的上映期就是秦砚对外的营业期,而这也是唯一能够在娱乐媒体、节目上看到秦砚的机会,而且营业期通常会持续到电影下映。

    虽然秦砚是个导演,但必须承认秦砚的号召力比很多当红演员、明星都都夸张,他有着一大批忠诚的颜值影迷,就等着每次电影上映收集各种素材、参加线下活动。

    媒体们也做好准备过上,天天采访、新闻版面都是秦砚,一个月都不用担心新闻源的日子。

    可这一次秦砚让所有人都“失望了”,两部电影带来的舆论风波实在是太大了。从两部电影开始逆势上涨之后,秦砚便没有安排任何新的线下活动,只有一些年轻演员为了露面机会,还在各地宣传。

    而《地球要塞》的宣传则完全交给了外国演员们,秦砚和谢北杨突然消失。以前拍电影,还能知道剧组在哪,可以想办法偷拍,现在是完全娱乐圈蒸发。

    虽然每天的新闻报道还是离不开秦砚、谢北杨,但配图都是以前的库存,这让记者们心中如有猫在挠痒。

    秦导!谢影帝!求求你们快出来让我们拍拍照吧。

    这一次秦砚消失在公众视野里,并不是在忙着搞什么大事儿,单纯和谢北杨待在家里休息。

    前段时间的各种事情,看上去出尽了风头,但中间有多么惊险、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工作,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不要以为秦砚那些反应、对策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每一个计划,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反复的深思熟虑,有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秦砚发布会的内容,虽然对于公众严格保密,但毕竟其中争议也不少,秦砚不可能在现场直接公布所有内容。

    其中很多措辞,秦砚都提前找过业内的前辈交流、请教过。这些大佬不可能直接站出来支持秦砚,但秦砚必须得考虑他们的感受。

    “其他导演不如秦砚”,这句话的侮辱性实在太强了。国内能够让秦砚在意的前辈还有好几个,秦砚都是一一上门求助,然后再顺势提出自己的计划。

    再比如面对观众即将把《生于淤泥》推上神坛,秦砚发布的那一则《申明》,更是错综复杂。

    看上去,秦砚仅仅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公益、对于电影性质的看法,这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

    实际上为了确定这一则《申明》的遣词造句,得到官方的认可与支持,秦砚不知道在国内跑了多少的关系。

    要知道当时政府、社会都已经为秦砚高唱赞歌,甚至有些地方、官方机构还号召观众、员工去看电影。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虽然《生于淤泥》从头到尾就没有国家投资,也不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但这个时候《生于淤泥》明显带上了政z的色彩,少说也能够给《生于淤泥》再带来上亿的票房收入。

    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表彰、荣誉、赞扬,这些都是归功于秦砚的荣誉啊。

    不夸张地说,《生于淤泥》之后,秦砚就算官方认可的导演。如果再来一次奥运会这样的超大型国家活动,秦砚肯定属于第一梯队的备选导演。

    这些都是所有电影人都求之不得的荣誉、资格,偏偏秦砚要拒绝,而且还义正言辞说什么“电影的归电影”。

    愚蠢!幼稚!不知道好歹!理想主义!

    前脚有关机构刚给《生于淤泥》定性,后脚电影导演就站出来反对。这岂不是不给某些领导的面子吗?

    秦砚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把相关部门给惹怒了,以后他还怎么拍电影。

    另外一方面,申明》所痛斥的资本现象,很明显也会惹怒一些电影资本方、影业公司。

    这一次的风波明显就是已经有许多人不满自己搞出来的风波,秦砚哪怕再自信也不认为自己能凭一己之力对方整个市场。

    如何平衡与同行、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秦砚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则《申明》看上去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事实上却是多方进行博弈的结果。

    秦砚在保留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已经修改了很多措辞。否则以秦砚的真实想法,《申明》内容更加激烈。

    为了让各方都满意,秦砚也找了很多关系,也亲自拜访了无数人。

    哪怕平时秦砚最讨厌喝酒、最讨厌送礼走关系,那段时间秦砚也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别说“刘大力”生活在淤泥之中,秦砚又何尝不是在淤泥之中呢?

    哪怕秦砚不计成本、放下身段,最后能够圆满的解决这些问题,还多亏了一个人的帮助,而今天秦砚还得专门去感谢这位大人物。

    平城别墅中,谢北杨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今天的行程,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直接来到书房喊人。

    “快,该出发了。”

    秦砚从桌子上抬起了头,很是严肃地说道:“我手里还有点工作,今天可能去不了了。”

    谢北杨冷笑一声,直接走到秦砚面前,把手机那给秦砚,上面是好几条短信,都是最近正在和秦砚交接工作的负责人,清一色的回答:

    “嗯,我这边的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刚才把所有材料递交给了合作方。”

    “秦导说手上的工作全部完成了。”

    看到这些短信,秦砚的嘴角稍微抽搐了一下,难怪谢北杨最近经常询问自己手中的工作,然后每次让谢北杨帮忙分担一点工作谢北杨又不愿意,原来一直在这儿等着自己。

    秦砚抬头望了望窗外,今天阳光正好,雨后初晴、万里碧空,他努力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

    “你看今天外面太阳太大了,紫外线太强对你皮肤不好,等哪天下雨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再出门吧。”

    说话的同时,秦砚抱住了谢北杨,试图“萌”混过关。

    谢北杨看着自己威风在外面威风八面的男朋友,突然对在自己面前流露出柔软的一面,甚至还有一点撒娇的意味,有些忍俊不禁,弄得自己好像要带他去什么十八层地狱一样。

    谢北杨真的很想让外面那些天天高呼着“秦导霸气”、“秦导x逼”、“秦导天下无敌”的影迷、粉丝们看看,这个被称之为“票房皇帝”、“片场暴君”的男人,在自己面前是什么奇怪的德性。

    谢北杨甚至直接拿出手机拍照,把眼前这个秦砚给记录下面,免得等今天一过,秦砚又翻脸不认人了。

    想了想谢北杨还是舍不得,这样温顺、搞怪的秦砚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好了。

    话虽如此,谢北杨可不会在这种时候将就自己的男朋友,他说道:

    “之前你让我拜托我父亲的时候,说什么来着,麻烦岳父岳母帮个忙?然后你说你就想做个吃软饭的小白脸,被我包养?”

    谢北杨一边说话,一边用右手食指挑起秦砚的下巴,说不尽的致命诱惑。让秦砚有一种将眼前人就地正法的冲动。

    “这可是你岳父岳母请你吃饭,你敢不去吗?“

    这下秦砚一张脸彻底成为了苦瓜,谁让自己之前一不小心对谢北杨说,想问问谢北杨的父亲母亲能不能帮忙。

    结果某次在床上情迷意乱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又称呼他们俩为岳父岳母,差点没有被谢北杨直接踢下床去。

    更过分的是谢北杨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在电话里也直接说道:

    “爸妈,你们有一个女婿想找你们帮忙。”

    “哪个女婿啊?你们家我们家还有哪个女婿?还不是那个自称是女婿的导演呗。”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虽然说最后谢长越和潘眉秀还是选择了伸手帮忙,事实上秦砚从那天开始心里就一直心有余悸,有的时候晚上做梦还梦到谢北杨一家人。

    每次梦醒时分,都浑身大汗。

    确定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秦砚直接起身向谢北杨索要一个深吻后,二人才走向车库。

    虽然嘴上说着不想去,事实上秦砚早就准备好了给自己岳父岳母、大舅子的各种礼物。

    一方面肯定是要感激之前谢长越和潘眉秀倾力相助,另外一方面,毕竟这是上岳父岳母的家,怎么可能能够空手去呢?

    看着秦砚早就准备好一后备箱的礼物,谢北杨又实在忍不住又给了秦砚一脚。

    谢北杨现在越发明了,秦砚无论说什么话都不能够轻易相信,在秦砚身上他算是明白了一个真理“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等秦砚和谢北杨到家的时候,秦砚发现谢长越早就泡好了茶在等着他了。

    而今天潘眉秀也没有下厨,就在一旁和谢长越一起喝茶,屋子里特别安静,只听得见他们二人的脚步声,气氛明显有些凝重。

    “过来喝茶吧。”

    谢长越直接挥手示意让秦砚来到他们夫妻二人身旁,他又亲自给秦砚斟了几杯茶水。

    等秦砚茶水入喉后,谢长越突然开口问道:

    “小秦,你觉得这茶怎样。”

    说实话,这茶只能算中等水平,属于勉强可以入口,茶香不浓、回甘不甜、而且特色不足,在市场上上怎么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产品。

    或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这样的茶已经足以拿来日常使用。但是放在谢北杨他们家,并且还是自己到他们家做客,谢长越和潘眉秀拿出来招待自己的茶,就显得有点的不够档次。

    秦砚并不认为谢长越和潘眉秀这是在针对自己,如果这两夫妻连这一点气量都没有,那之前就不可能同意自己和谢北杨之间的感情关系。

    秦砚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如实的说了出来。

    谢长越点了点头,举起茶杯又小啜一口,似乎是在赞许秦砚对于茶叶的了解,又似乎是在赞许秦砚的诚实,然后说道:

    “其实这些茶叶就是潘眉秀这些年的扶贫成果之一,叫做上东茶。上东一个很小的山村,不通人烟,土地不适合种植。”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剩下老人、女人、孩子在家里照顾土地,因此也就成为了眉秀基金的帮扶对象,想给村子里的女性找点生计。”

    “这些年包括眉秀基金,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已经上百万元了。结果上东村庄的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他们的土壤多沙、多盐又缺水。这茶叶已经是他们当地环境最适合的商业作物。”

    “补贴的费用都完全能够帮助这些村民从大山里搬迁出来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这种投入和付出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资金去扶持一些根本就没有发展希望的产业?”

    秦砚没有想到,谢长越今天忽然会和自己聊这么严肃的话题。

    其实秦砚知道谢长越这是什么意思,他又何尝没有对自己的计划产生过犹豫呢?

    别人都在盛赞秦砚的慷慨解囊,都在夸奖池塘基金开历史之先河。实际上池塘基金最终的效果如何,别说是外人,就连秦砚自己本身也不敢打包票。

    在众多的经济理论之中,不乏知名理认为“扶贫建设”、“慈善工作”就是伪命题。

    在市场环境分配公平的情况下,出现贫穷,就是因为先天缺乏某些资源。而想要弥补这些缺乏,付出的成本远比收益高很多,否则在市场机制下,贫困早就自发的消灭了。

    这个问题秦砚也思考过,单凭他一己之力,最后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确信。

    秦砚看了看一旁不动声色的潘眉秀,其实心中的答案早越发明确,他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之后才说道:

    “这个茶叶也是有人先把它种出来,然后炒茶、泡茶明,直至亲自喝入口中,才能够断定这茶到底好喝还是不好喝。”

    “就算这茶比不上作为顶尖的名茶,但它也能谋生,对吗?“

    “我知道基础教育是个大问题,并不是池塘基金能解决的问题。但起码做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后悔,很多年之后我再重新回想起《生于淤泥》,想起池塘基金,我能够对自己说我已经努力,我自己问心无愧。这对于我来说我就已经足够了。”

    秦砚的话虽然听上去有一点假大空,但把秦砚这些年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就知道秦砚说的都不是假话,而是真真切切在做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