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捡来的小甜甜六岁了在线阅读 - 第179页

第179页

    乔甜甜算来算去发现自己能用来开发英语课程的时间就只有周日下午。读书交流会不能停,强国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周六下午的准备也不能少,养殖牲畜的多是爷爷奶奶那辈人,他们基本没有读书过,教他们时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大家听不懂。

    所以她要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将书本的内容与观察结合起来,以一种大家能听懂的方式讲解。

    而周日的下午,写完作业后的三四个小时,如果只用来回答大家那些比如忘记词义,忘记读音等没什么太大意义的疑问,那就太浪费了。

    乔甜甜想了许久,相处一个主意——做个错题集!

    让大家拿个小本子随身带着,把自己从书里看到的生词,不认识的字,或者学过但又不是十分熟练的字词都记下来,然后查字典。

    查完字典,将读音和释义及组词都记好,再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为了让大家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乔甜甜还特意在每天下午举行查字典比赛,找一篇大家都没看过的文章,看谁能在十分钟内,查到尽可能多的单词。

    获胜者将能赢得小甜甜学习班的小红花,一个月内获取小红花最多的小朋友,将能得到由乔萍萍亲笔绘画,乔甜甜亲自题名的奖状。

    得到奖状的家伙们,能凭借奖状,得到一次和父母平等对话的机会。

    这个机会是乔甜甜亲自和小伙伴们的家长商量,并且认真签订了协议,友好善良,有合同效应!

    还别说,就冲着这和大人平等交流的机会,二蛋和皮皮别提多努力了——他们打算多攒下奖状,等父母都回来了,和他们好好说一说,好的父母,是不会以蛮力,以威严欺压小朋友的。

    第74章 改变命运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

    期中考试后,大妹喜滋滋地拿着成绩单回家。

    她这次考了全班也是全校三年级第二名——当然准确的说是第八名,因为她之前, 有七个人并列第一,语文数学双满分!

    不过大妹是不会在乎那些的, 管它什么并列不并列,反正她是第二名!

    她读书这两年半,这还是她第一次摆脱倒数,考到前几名。拿着成绩单让乔大军签名的时,大妹兴奋地脚都不占地。

    乔大军爽快地给大妹签了名字, 回到房间马上开始挑衣服,期中之后学校就要举办家长会了。他姑娘考得这样好,全校第二, 他这个做爹的, 可不得穿得体体面面,得得体体?

    不过其他小朋友就没有大妹这么幸运了。

    从前考第一第二的,一下子掉到了班上中游。三年级全班三十个人, 考个第九、十名,可不就是中游了吗?

    老教师也是惊呆了!

    他是知道这几个小孩是跳级来的, 但他没想到跳级的,会比这些个一步一步踏实学上来的孩子,考得还好!

    难道说现在神童那么不值钱了?

    不然怎么一出出一窝?而且,这一窝人, 还都是姓乔的?

    很快,这些还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们就发现,生活终于对着他们这些无辜可怜的小孩子们下手了。

    以后他们面对的不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有别人村的孩子!!!

    张家村曹家村李家村的人羡慕南山村的孩子, 南山村其他孩子的父母羡慕小甜甜学习班的孩子!

    谁能想到,一个没上过学的小朋友,胡乱搞的学习基地,能发展到这个程度呢?

    原本家里老人周末雷打不动地去乔家上课,他们就觉得好笑,等开完家长会就发现,自家孩子和这几个小孩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就比如说上台发言,平时在家嘴上就像装了个小喇叭,噼里啪啦说个不停。这个时候就成了哑巴,扭扭捏捏,结结巴巴。

    而那七个孩子却是落落大方,就算校长来了,也没见他们怯场。

    说起学习方法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最典型的就是,上学放学路上都要用来背书。

    还有那些个谈吐见识,一听就不一样。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孩子,每周都要阅读课外书,并且在周六互相分享交流读书心得。

    写作业从来不拖沓,因为他们相信,尽早将作业完成,之后才能尽情地玩耍。但作业完成之后,他们却会选择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帮家里长辈做家务,阅读或者锻炼。

    这种规律而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让他们的精神面貌一看就与寻常孩子不一样。

    老教师开完家长会,立刻就去找了李老师。

    李老师刚应付完一年级那群小屁孩,听到老教师的疑问,顿时满脸幽怨。

    “我要带一年级,本来是想着有这么七个聪明娃儿,结果一年级是带了,聪明娃却跑了!”

    “真这么聪明?”

    李老师点了点头:“老老师,你不是都见到了吗?他们准确地说不是聪明,而是有了一个好的领导者,引着他们慢慢变好。”

    他说起自个儿知道的那些事情,最后叹口气:“我是真的很想和那位老教授见一见,想听听他到底是怎么做的,才能把这些孩子培养的这么好。”

    “自律、聪明又善良。”

    老教师听完,却觉得,“或许我们不必非要去见那位老教授,人家既然不愿意出世,咱们又何必非要把他抓出来,为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