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胭脂错在线阅读 - 第152页

第152页

    霍鸣英虽与她一起生活了许多年,但至今都没明白她的心思,将信将疑地望着她:“你真的不是那个意思?紫苏真的对沈错没有、没有……”

    “没有什么?别的情谊吗?”

    霍鸣英抿着嘴,撇开了目光,语气僵硬道:“她毕竟也是你的女儿……我知道你对沈云破情深义重,也从来没在意过这一点。

    可紫苏不一样,紫苏是我的女儿,我不希望她……她和你一样。”

    “我都说你误会了,以你女儿的性子,就算一时喜欢沈错,时间久了就会放弃的。你放心,在这一点上她可是比较像你。”

    霍鸣英瞪着花弄影,面颊上的胡须一动一动,似是有话要说,却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花弄影看了他一会儿,这才笑道:“好了,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你带紫苏进宫面圣,让她自己拒绝皇上。

    届时你也可以看看,这个女儿究竟能说出些什么话来。”

    “你是说带紫苏面圣?这怎么行?万一她口不择言冲撞了圣上,被治罪可怎么办?”

    “你说你世故,可我看你根本不懂人心。皇上想为紫苏赐婚是为了给她治罪吗?

    你要明白皇家的意图,才能知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你找个时间向皇上传达这个意愿便是。

    至于结果如何,我们到时候就知道了。我或许不在乎你,但我总不会害自己的女儿吧?”

    霍鸣英明白自己的城府不如花弄影,想想这么多年都听了她的话,也不差今日这一次,便也点了点头。

    沈错来行宫后便经常带着胭脂与虎子在山中游玩,柳容止开始还过问了几回,次数多了渐渐便也不再在意。

    炎京夏日炎热,但山中十分凉爽,胭脂与虎子自小长在乡村,这一进山颇有几分乐不思蜀的味道。

    离行宫不远有一处山涧,沈错知道胭脂不会游泳后便开始带着她时不时去泅水。

    女眷们在一起,虎子则和沈丁等人在另一处学习,至于其他护卫则在离山涧很远处警戒。

    “胭脂,吃些点心休息一会儿吧,待会儿再练。”

    沈错在水中教导胭脂,两人都穿了专门用来游泳的单衣,只有解语穿戴整齐地坐在岸边一块巨石上。

    石面平坦,铺着一块儿四方的白布,解语身边还放着几个食盒。

    胭脂用征询地目光看向沈错,沈错点了点头,手轻轻一托便将胭脂顶上了石头。

    “你休息一会儿吧,我到上游看看。”

    胭脂学了几日,已经习惯了沈错在自己休息时去别处,只乖巧地答应了一声。

    解语拿了一块毯子披到胭脂身上,目光却望着沈错。沈错对着她点了点头,深吸了一个口气便扎入了水中,一阵气泡之后便不见了人影。

    “喝点热水吧,现在天气虽热,但山溪水冷,不要着凉了。”

    解语倒了一杯热水递给胭脂,又细心地为她理了理湿润的长发,笑眯眯地道,“你悟性很好,不过几天就已经会闭气钻水了。当初我们几人学泅水,只有我没学会,少主不信邪偏要教我,但最终还是因为我的愚钝放弃了。”

    胭脂惊讶道:“解语jiejie不会泅水吗?”

    “与其说是不会,不如说我怕水。只要水漫过了我的大腿,我就浑身僵硬,不知所措呢。”

    “啊,竟是如此?”

    “是呢,幸好当初闻识注意到了这一点向少主说情后,少主便没有再勉强我。”

    沈错不在时,解语便会与她聊聊天。不像是在长公主府时那样教授什么知识,或者交代沈错的爱好习惯,而是单纯地说些话。

    胭脂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然而这无法改变她心中日益增长的疑惑。

    两人说了会儿话,解语见胭脂频频将目光投向水面,突然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不用担心,少主不会有事的。”

    “解语jiejie……”

    解语越是这样说,胭脂心中却越是沉重。她觉得沈错几人一定是在谋划着什么事,只是这件事不能告诉她。

    “胭脂,你很聪明。”解语搂着她的肩膀,如同jiejie抱着meimei般,“只是,有时候太聪明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慧极必伤,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胭脂面露忧色,口中还是谦虚道:“我比起他人并不聪明,闻识jiejie也说,我比起聪慧更加勤奋。”

    解语忍俊不禁道:“那人古板,向来信奉勤能补拙,她看重你自然便这样说。

    只是慧根这种东西,是多少勤奋都弥补不来的。她若没有天分,再努力也考不了那六元及第的状元。”

    胭脂面露犹豫,似是不知该听谁的。

    解语微微一笑,对她道:“你心里明白便好,若是世人问你,你的答案自然得和闻识一般。”

    第90章

    霍紫苏被封为县主的消息是在中秋之前传到沈错耳朵里的, 不仅如此, 胭脂的jiejie霍梧桐因受到皇上赏识, 被封为了锦衣卫校尉。

    虽然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小旗,但这可是实职。别说如今没有,便是先前也很少出现。

    朝廷拉拢控制江湖人士的手段不外如是, 有名无实的勋爵封得最是随意。

    当初天明教刚灭, 皇帝一口气封了百余名武勋, 听起来虽然夸张, 但除了虚衔以外,朝廷几乎没有付出什么实质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