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玄幻小说 - 粮食危机[末世]在线阅读 - 第153页

第153页

    面对极端环境下, 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人们虽说害怕丧尸,可更怕死!

    当所有人都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彼此的安全感!

    安维在祝炎回来的当天就去登记了,等他回来的时候, 吃完饭的项骆二人已经给他准备好了行礼和需要的东西。安维自己检查一下, 还需要什么尽管自己拿。

    安维去了砖窑,项骆第二天开始就去上山砍树,晚上才会回来。

    项骆跟祝炎二人, 还是要至少留下一个人的。

    项骆轮着大斧子砍树,这板斧子砍得了树, 同样砍过丧尸。

    这世道, 给这把斧子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些别的工作。

    也不知到斧子要是有思想会想些什么。

    一棵树倒下。项骆将树杈全都砍下来,整理好,会有人用锯子将树干切成一米左右, 便于运输。

    这些会送去煤窑烧成煤炭,然后烧砖。

    普通的木柴是没办法拥有更高的温度的, 烧砖还是炭火更好。

    至于砍下来的树枝就先留在山上, 等以后有空在一车车的往村里运输。

    毕竟经历了去年的极寒,村里人都很清楚冬季柴火的重要性。今年只要有空闲,就一定要在入冬之前准备足够的燃料。

    不过虽说冬季苦寒, 和窝在家里烧炉子,也总比现在因为丧尸人人自危好太多。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让本来就压抑的气氛更低了很多。

    远处,不知道是哪个汉子突然哭出了声。

    他将手里的锯子一扔,坐在地上抓了一把烂树叶子扔了出去:“这什么破玩意啊!这还叫不叫人过日子啊!”

    一米八多高的汉子,突然情绪崩溃哭了出来。

    没有人会取笑他。因为在做的所有人,其实都是在崩溃的边缘。

    第一个哭了,又有第二个哭了。

    越来越多的人红了眼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小战士眼圈也红了。其实要绝望,他们更绝望。这群男人好歹是在自己家,是自己家里的顶梁柱。

    可身为解放军,他们要做的是所有老百姓的顶梁柱!所以,这样绝望的时候,他们异地他乡守着原本完全陌生的人。

    直至今日,他们还不知家中父母妻小如何。

    可他们必须坚持下去!坚持到了明天,就能看见希望的曙光!

    项骆握着手里斧头,看着周围低迷的气氛,突然说了一句:“我家还有鸭子。”

    所有人都是一怔,看向项骆。

    项骆道:“其实我家的之前养的鸡鸭鹅。当年我家的鸡鸭鹅虽说都杀干净了,可蛋还在。鸭蛋孵出来几只鸭子,一直养到现在,已经能下蛋了。我在想。到时候这些蛋再孵出小鸭子,鸭生蛋蛋生鸭,总有一天,咱们全村的每家每户都能养到鸭子,都能过上吃鸭蛋和鸭rou的日子。还能用鸭绒做棉袄棉被,还能卖出去赚钱!”

    在项骆旁边的男人从绝望到惊愕,又从惊愕到了狂喜,一把抓住项骆的胳膊:“你说真的?”

    项骆点头:“我不撒谎。”

    “那你咋现在才说?”

    项骆明白,当前萎靡的村庄,需要更多的求生刺激。

    “我之前不知道能不能养活,但现在鸭子能下蛋了,蛋也已经孵上了。只要出了崽子,就能慢慢培养下去了。我一直养在西屋,状态一直都很好。”

    其实按照原本的设想,是想说是从骆长生那里得到的。只是眼下丧尸再度爆发,他也没空去骆长生家。而且万一有人细问,也是个问题。

    所以还是说自家原本就有更稳妥一点。

    自己孵出来的鸭子,最近才开始下蛋所以才跟别人说,这也有道理。

    “你……真打算以后往外卖?”不知谁问了一句。

    那可是鸭子啊!

    自打去年丧尸爆发了以后,大半个村子的人就再也没闻到rou腥味了。

    要是真的能吃上一口香喷喷的鸭rou……

    他们真的死都值了!

    要是项骆自己一个人养,建个养鸭场,那才是真正的会下金蛋的母鸭!真的是想赚多少钱都是自己定的。因为至少眼下,周围没有人养这个!

    蘑菇全县还有几处,可鸭子只有这一个!

    项骆笑道:“我要是真有心私藏,蘑菇跟木耳就不会对外销售了。”

    这是实话。

    木耳和蘑菇,就是支撑起整个村子的最大动力。

    现在又有了鸭子!

    可以说,项骆一个人,让全村的人都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一再跟项骆确认关系。

    小战士用力揉了揉rou眼睛,维持秩序:“行了行了!你们都被围着了!多砍树烧炭,咱们先把围墙都建起来!”

    “对!砍树!多砍树!把树都砍回去!围墙建起来了,咱们就安全了!”

    这一下,所有人的身上都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负责的人也擦掉了眼泪,高喊了一声:“咱们把车都装满!等回去了!我给大家煮大米干饭吃!”

    大米,而且是干饭,不是稀粥!

    这放在过去,不过是每家每户再普通不过主食。

    可现在,却是逢年过节的好日子才舍得吃一顿的。

    每家每户的大米都不多了,有的人家已经完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