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重生不做贤良妇在线阅读 - 第99节

第99节

    “可是出了什么事?”顾夫人心慌地问道。

    顾昭摇了摇头,因寒风被挡在屋子外,嗓子忍不住痒了起来,随即,再也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不一时,只觉得热血从遮着嘴的手指间流出。

    顾夫人一惊,忙起身扶了顾昭躺下,心疼地道:“这是怎地了?”

    “伤到肺了。”顾昭含笑道。

    顾夫人闻言愣住,想起那年顾昭要依着顾老太爷的话送她去庙里时的情景,迟疑道:“那年,冻伤的?”

    顾昭点了点头,随即打量了这屋子一眼,笑道:“他们都以为母亲过世了,再没有人会疑心母亲躲在这里。”

    顾夫人点了点头,忙道:“你听了我的话,随着我留在这边吧。你祖父糊涂了,你莫听他胡言乱语。那家主之位原不是咱们家的。”

    顾昭笑道:“我陪着母亲留在这边。”说着,握着顾夫人的手,嘴角浮出一抹得意的笑,敏郡王、安阳王府、柳家,谁也别想找到他,找不到他,那些人,谁都别想安宁;在那群人眼中,他是健壮的、野心勃勃的,他们谁都不会认为他就要死了。如此,他们就要担惊受怕一辈子,且不论是谁,都想不到,敏王还有一封信,在莫家手上,莫家富可敌国,再有这样东西,焉能不生出些别的心思?若莫家有了别的心思,谁又能挡得住?这事,不管是柳家,还是安阳王府、睿郡王府、敏郡王府,谁也别想这么快就了结了它。

    顾夫人不由地一笑,却落下眼泪,随即便忙到了热水给顾昭喝。

    顾昭喝了口热水,缓过气来,又问顾夫人:“母亲这可有纸张?我要写信。”

    顾夫人忙道:“这会子天冷的很,这油灯光又小的很,不如明日再写。”说着,几年不见,就有些迫不及待要问顾昭这几年过得如何,细细看顾昭身上衣裳,就见上头竟是半湿的,越发心酸起来,待要寻了衣裳给他换上,这边又没有能够叫顾昭穿上的衣裳。再看顾昭一张羸弱的脸,越发泣不成声。

    顾昭笑道:“母亲,儿子有些信要急着写完才好。”不然,兴许明日便没有力气再写了。

    顾夫人撒谎道:“只有纸张,并没有墨了。”

    顾昭笑道:“不要墨,只要有纸张就好。”

    顾夫人见顾昭这样急,便忙拿了纸张给他。

    顾昭瞧了瞧自己手上尚未洗去的血迹,就拿了手指上的血写信。

    顾夫人在一旁看着,见顾昭是要给厉子期写信,便迟疑道:“厉大人跟你祖父、父亲有些过节……”

    “厉大人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已经跟儿子尽弃前嫌了。”顾昭说着,又忍不住咳嗽两声。

    顾夫人忙给顾昭抚着后背,又去看他写信,却见信上写的是柳家跟敏郡王勾结,一路追杀于他。看了这信,不由地一惊,忙道:“柳家竟要赶尽杀绝?你姑父、姑姑也不帮着你?”

    顾昭见顾夫人在这与世隔绝之处,对京里的事一无所知,便笑道:“母亲,人心隔肚皮,姑父当初为了个姓吕的女人来逼迫祖父,这会子怎会帮着我这孤儿?”

    顾夫人闻言愣住,暗道可不是么,柳仲寒本就是这等薄情之人,又细细看顾昭所写被追杀过程,心惊rou跳之余,又不免恨由心生。

    顾昭强忍着咳嗽,将信写完,随即将信折好,对顾夫人道:“过些日子,母亲叫人将信送到厉大人门上。”说完,不由地又咳嗽起来,随即,又拿出一张纸,然后又将手指沾了沾水,借着血迹写字。

    顾夫人见上头写着的是柳姑娘,便道:“是哪个柳姑娘?可是……柳大老爷房里的姑娘?”

    顾昭愣了愣,想起那日隔着窗子跟柳檀云下盲棋,心想幸亏那日自己不曾进了水榭,不然蒸着热气咳嗽个没完,势必会叫柳檀云猜到他命不久矣;随即,却又忍不住想,为何他不过是给柳素晨去了几封信,柳素晨便仰慕他的才华、钦佩他的意志,偏柳檀云,竟是那样无懈可击,饶他能倾倒其他女子,却得不了她的正眼;转而,想起柳檀云看似步步稳妥,却又步步试探的棋路,不由地想柳檀云心里应当是知道他的厉害的,不然她不会那般小心谨慎,想来,他因身体仓促而设下这个局,在柳檀云眼中也是有意为之的,她定然不会往他就要死了上头想。继而,他又不明白,她比其他人都知道他的能耐,为何却不为他动心?女人该喜欢厉害的男人的。

    “不是,是姑父房里的大姑娘,她叫素晨……她十分仰慕儿子。”说着这话,就好似他每常跟柳素晨相见一般。

    顾夫人哦了一声,想了想,便笑道:“我见过素晨那姑娘,很是个好姑娘,只可惜……”本要说是姨娘生的,却又觉如今轮不到他们挑三拣四,去看顾昭那信,却见顾昭不过是换种措辞,将方才跟厉子期所写之事,又写了一通。

    顾夫人不由地心生疑惑,看出顾昭并不喜欢柳素晨,待要问,见顾昭一张脸煞白,又不敢问。

    “你有药吗?”顾夫人看顾昭难受的很,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顾昭笑道:“原本有,进了京便没再吃。”说完,见顾夫人不解,便笑道:“母亲,若是他们知道我是个将死之人,便会知道许多事都是假的,便不会怕了儿子。”一个将死之人要功名利禄,谁会信?倘若没人信,就失了畏惧,没了畏惧,他要挟不了任何人,那么到最后,他想报仇都不行。

    顾夫人听顾昭亲口说出“将死”,心里不地一颤,忙道:“若是当初你听我的……”才说了几个字,见顾昭不乐意听,便住了口。

    顾昭问顾夫人:“母亲,顾家人不当说这样的话,便是如今,儿子也不后悔,母亲也别后悔。”说完,不由地笑了,心想待厉子期收到这血书,势必不信柳老太爷,也便息了叫柳老太爷揭发敏王的念头,到时候,随柳老太爷如何不忍,那厉子期也要被敏郡王、安阳老王爷处置了;至于柳国公府,没有他的消息,定然要追着安阳王府问话,如此,哪一家都别想和睦相处。想着,不由地得意地笑了。

    顾夫人见顾昭如顾老太爷一般固执,便不再劝说他,有心要跟他多说两句话,就哄着他脱了衣裳去歇息。见顾昭躺在炕上依旧咳嗽个没完,便将屋子里的被子全给他盖上,又催着下人去烧炕。

    顾夫人坐在炕沿上看着顾昭,觉察到他因强忍住咳嗽而震动被褥,不由地又落下泪来,有意引着他说话,就问:“柳大姑娘现在长得什么模样?”

    顾昭笑道:“母亲定然喜欢,她琼鼻丹口,看着就像是朵冰肌玉骨的玉玲珑。要是对上她的眼睛,她又像是只骄傲的凤凰,什么花草也比拟不了她。”

    顾夫人笑道:“你姑太太原被人说成是春中牡丹、中空明月一样的出色人物,如今竟有个不能拿了花草比拟的。可见,还是咱们顾家血脉好,是从顾家传过去的。”

    顾昭笑了笑,有心宽慰顾夫人道:“她跟我情投意合,都爱下盲棋,又持家有道,有她,顾家定然会重振威风。”

    “还有旁的吗?”顾夫人擦着眼泪问道,唯恐顾昭不说话,便死了。

    顾昭笑道:“她认识我,从她第一眼看我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早就认识我。母亲可还记得你拿了我跟她的八字请先生测算的事?测字的先生说什么了?”说完,隐约记得那时顾老太爷提这亲事,顾夫人从小顾氏那边得了柳檀云的八字,随后就劝着顾老太爷忘了这亲事。想着,又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顾夫人愣住,明白顾昭说的那人不是柳素晨,喃喃地说道:“先生说,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顾昭嘴里唔了一声,随即竟似睡着了一般合上眼睛。

    顾夫人不敢再说话。

    到了下半夜,忽地听顾昭虚弱地说道:“母亲,咱们来下盲棋吧,儿子许久不曾跟人下过。”说着这话,竟是将在柳家跟柳檀云下棋的事忘了。

    顾夫人笑道:“好啊,那你得让为娘四个子。”

    “……好。”

    顾夫人待要问谁先落子,心猛地跳起来,秉着呼吸细细去听,半日里只听到门板之外的风声,床上竟是一点动静也没了,摸了摸被褥,被褥也没再因顾昭强忍住咳嗽再震动一下。

    “昭儿——”顾夫人颤着声音问了一声,不见顾昭回她,便又伸手去摸他的额头,见顾昭的额头依旧带着暖气,却没了鼻息,一时间,忍不住哭号起来。

    在外间厨房里烧炕的下人猛地听到顾夫人的哭号声,吓得一哆嗦,也不敢进了屋子里去看,又因外头便是付家坟地,便念了声阿弥陀佛,缩在火炉边。

    大雪又接连下了两日,顾夫人舍不得将顾昭埋掉,就由着下人帮忙,暂时将他埋在门外的积雪中。

    过了些日子,雪停下了,却也快要过年了,顾夫人拿了顾昭留下的两封信,想着厉子期的倒是好送去,柳素晨的,却是送不得。于是,就叫下人将信送到厉子期门上,想到厉子期乃是朝廷命官,便对下人说道:“你送了信,就随着厉大人吧,再也不用回来了。”

    那下人闻言,却有些不忍丢下顾夫人一人留在这荒山野林,被顾夫人劝说了几句,才肯收拾行李向京里去。

    待那人进了京,到了厉子期门上,因厉子期素来严厉,不许门子仗势欺人,于是也没人难为那下人,不一时,顾昭的血书便送到厉子期手上。

    顾昭回京之后,厉子期与顾昭也并未多在一处说过话,大多是书信来往,这两日因怕顾昭轻举妄动,厉子期挂心顾昭的很,偏又寻不到他,此时听说顾昭叫人送信来,忙叫人呈上来,瞧见信是用血写成,不由地心中一凉,随即便要见那送信人。

    谁知,那送信之人却是对顾家忠心不二的,料到顾夫人不叫他回去,是怕他泄露了行踪,待见了厉子期,听他问顾昭下落,又口口声声说要领着他跟柳老太爷对质,便说道:“还请老爷饶小的一命,小的是死也不敢进国公府。”说着,便一头撞向厉子期的书案。

    厉子期忙叫人救下那下人,见那下人的撞得头破血流,自是不敢勉强他,心里后悔不该将顾昭给他的信函拿给柳老太爷,却又有些不信柳老太爷会是这般出尔反尔之人,暗道只要求了柳老太爷领着他去面圣,自是能够叫这事水落石出,想着,便拿了顾昭的血书上了柳家。

    到了柳家门上,没一会子,有人领着他进去,依旧是去的花园里赏花楼里。

    厉子期过去,见着柳老太爷、柳仲寒、柳清风祖孙三代在屋子里坐着吃茶,一副悠哉模样,心里一凉,暗道柳老太爷哪里似是为了敏王一事为陛下忧心的模样。

    柳老太爷对柳仲寒说道:“你且领着清风去说说话吧。”

    因要过年,柳仲寒领着戚氏、小顾氏、柳素晨回来了,虽柳老太爷没有按先前所说,叫柳孟炎填补了府里账上亏空,但私底下拿了不少银子给他花销,柳仲寒便也没了怨言。此时便顺着柳老太爷的意思,领着柳清风出去了。

    柳老太爷抬头望了眼厉子期一张方正的脸,见他苦大仇深地皱着眉头,便笑道:“快过年了,不知你忙着些什么?”

    厉子期沉声道:“不知老师忙了些什么?不知老师何时领着学生去面圣?若是老师反悔了,可否叫信函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

    柳老太爷听出厉子期的话里的试探恼怒,暗道难不成是顾昭察觉到什么,就告诉了厉子期?又想安阳王府、敏郡王府答应处置了顾昭,却又推搪说寻不到顾昭的踪迹,必是顾昭又耍了什么花样。

    “子期,实不相瞒,我是不会领着你去揭发敏王的。”柳老太爷叹息道。

    厉子期一怔,随即冷笑道:“果然如此,那老师追杀顾昭,也是确有其事了?”

    柳老太爷摇了摇头,说道:“子期,那封信是伪造的,为了此事,我特意问了骆家侯爷,骆家人精通梅花篆,他们是行家。骆侯爷看了那信,便将他家原本收藏着的敏王真迹拿了出来对照,骆侯爷说,那字虽足以乱真,但敏王的字迹外圆内方,不是寻常人能临摹得到的。若是你不信,便去问骆侯爷,何老尚书也听到的,你问他,也成。”

    厉子期对何老尚书也是尊敬的很,见柳老太爷不怕他去问,心里又有些迟疑,随即忽地道:“那老师将信给我,既然老师早先也疑心过敏王、安阳老王爷,不若叫学生拼死一搏,但看陛下如何断案。”

    柳老太爷愣住,似是不信厉子期一般,冷笑道:“你竟是这种人,凭着‘莫须有’三字,就要陷害安阳王府、敏郡王府?亏得我原先那般信你,不想……”说着,叹息一声,扭过头去,竟是不肯再看厉子期。

    厉子期见柳老太爷怒斥于他,傻在当地,忽地想到柳老太爷将信拿给骆侯爷、何老尚书看,未必不是这两人将这事泄露出去,于是说道:“老师言之有理,但不知老师是拿了只言片语给骆侯爷、何老尚书看,还是将整封书信都拿出去了?”

    柳老太爷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半点都不能假了,自然是全拿过去了。”

    厉子期又问:“那信呢?”

    柳老太爷冷笑道:“你竟是这般不信我,你要,我拿给你就是。”说着,便蹒跚起身去案几之上拿信。

    见柳老太爷佝偻着身子背对着他,厉子期也拿不准柳老太爷这话是真是假,但见柳老太爷当真将信丢给他,忙道:“不是学生不信老师,乃是,昭儿送了血书给学生,听送信人说,昭儿此时已然命丧黄泉。”

    柳老太爷猛地转身,见厉子期打量着他,啐道:“你做什么这样看着我?昭儿在又妨碍不到我什么,难不成,无缘无故,我就要害了他?”

    厉子期说道:“学生并不疑心老师,但老师仔细想一想,可是骆侯爷背地里跟敏郡王、安阳老王爷说了这事?以至于,叫昭儿误会了老师?”

    柳老太爷听出厉子期是收到顾昭的信,以至于以为他跟敏郡王、安阳老王爷出手害了顾昭,暗道顾昭这又是来离间厉子期跟他呢,暗道如此也好,正好叫厉子期知道官场邪恶,叫他自己上书告老还乡,于是说道:“既然你信了这话,那就无须再跟我理论了。只是,你任上之事多有缺憾,年后陛下上朝,就会有人弹劾于你,想来,你也不用离京赴外任了。师徒一场,我劝你,自己告老吧。”

    厉子期闻言一愣,见柳老太爷这般快就翻了脸,心里一跳,不自觉地去翻看那信,却见只有一张封信而已,心里不由地一凉,颤声道:“老师……”

    柳老太爷挥了挥手,说道:“你且去吧,日后门上之人再不会放了你进来。”

    厉子期冷笑道:“不想老师竟是与人同流合污之人,学生此时才发现此事,想来,昭儿之死,也是拜老师所赐。”

    柳老太爷淡淡地看着厉子期,见厉子期有些癫狂模样,便说道:“顾昭不是等闲之人,他若被人害死,哪里有功夫给你写信?若是我抑或者敏郡王、安阳老王爷,岂有不看了顾昭首级的道理?”说完,见厉子期听不进他的话,也不耐烦再说,暗道自己保着厉子期不遭了安阳老王爷、敏郡王的毒手,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厉子期还要再说,外头杨从容、柳思明便进来了,这两人见柳老太爷点了头,便将厉子期拉了出去。

    厉子期先是仰天大笑,随即又唾骂不止,后头杨从容见实在不雅,就叫人堵了他的嘴,随即叫人驾了马车,送了厉子期回去。

    厉子期回去后,先是见送信之人早已走了,后头摸到身上顾昭的血书没了,想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自己替顾昭申不了冤,又不能揭发敏王、安阳老王爷谋反一事,不由地悲从中来,意志消沉起来。

    却说厉子期身上的血书,乃是被杨从容拿去了,杨从容拿了信给柳老太爷看。

    柳老太爷见除了顾昭用血写的字,上头还有些血沫子,不由地问杨从容:“你说,顾昭可是当真死了?”

    厉子期说道:“不管死还是没死,看上面的血迹,顾少爷当是受了重伤。”

    柳老太爷眯了眯眼,心里猜测着是不是敏郡王下的手,半日叫杨从容收了信,用手遮住眼睛想了半日,犹豫着要不要将顾昭兴许死了的事告诉给敏郡王府、安阳王府,最后放下手,心想且叫安阳王府、敏郡王府忙碌一通,比之柳家,那两家寻不到顾昭,才更要担惊受。

    “姑娘忙什么呢?”

    杨从容说道:“姑娘说今年雪下个没完,明年指不定是灾年,叫人回乡下跟庄头说明年上半年的租子减半,免得村子里挂心着,过不了好年。”

    柳老太爷笑道:“她怎有心思做活菩萨了?”

    杨从容笑道:“姑娘素来对那些一辈子没有关系的人好得很。原先姑娘也疼着茜姑娘,叫大夫给茜姑娘看病。后头茜姑娘有意讨好姑娘,姑娘反倒远着她。”

    柳老太爷笑笑,随即道:“将顾昭这信给姑娘瞧瞧,也叫她心里有个底。”

    柳檀云看了顾昭那信,也不知顾昭是否有意炸死,因柳老太爷没跟其他人说,自然也没多事地跟柳素晨说。

    柳素晨回来后,倒是来找过柳檀云两回,因不知安阳老王爷认了顾昭做义子的事,自然也知道安阳老王爷寿宴上,根本没提顾昭的事。

    此时外头依旧下着雪,柳素晨进了屋子里来,就带进来一股子凉气,见柳绯月坐在炕上跟柳檀云一起做针线,细细看,仿佛是给柳老太爷做的春装。

    柳素晨在一旁坐下,想着柳绯月不走,自己如何开口提顾昭的事,先笑着说些庙里如何,随即有意说道:“听说月meimei年后要出门了,不知嫁妆可做好了没?若是手上功夫不好,日后定要被婆婆们笑话。”

    柳绯月这么些日子最怕人提这事,此时听了,待要气恼,又见柳檀云似有若无地推了下针线筐,便笑道:“那就请大jiejie替我做几十个荷包,也要送了见面礼给人家,jiejie也知道,骆家人实在太多了。”

    柳素晨见柳绯月并不气恼地离去,也不敢再拿了旁的话撩拨她,答应了一句,又在一旁坐着,挨了许久,旁的她并不知晓,但顾昭随着厉子期上门的事,她却是知道,因此便一心想问柳檀云柳老太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到了天黑之后,瞧见闲云拿了香球进到里间去,忽地明白柳绯月如今歇在这边,只得无功而返地出去。

    柳绯月只觉得柳素晨今日怪怪的,便问:“姐,大jiejie这是怎么了?”

    柳檀云笑道:“许是年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