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重生不做贤良妇在线阅读 - 第150节

第150节

    何循忙道:“那信呢?没给吗?”

    何征笑道:“什么信?难不成柳尚书还背着我做了什么?”转念一想,说道:“是了,柳尚书叫我过去就是为了将做戏足,叫田大老爷信以为真,只当是我们怂恿着厉子期告状,又防着他们田家收买柳大人。”

    何循蹙眉道:“那这田大老爷怎就死了?难不成是岳父下了毒?”

    何征笑道:“你岳父哪里会做出这等叫人非议的事。想来其间有一会子他支了我出去,就是趁着那会子将那什么信给的田家。”说着,又催问是什么信,待听说是跟三王勾结的信,便说道:“这几日听说厉子期去寻了八皇子,求陛下将他的状词呈给陛下。厉子期许是怕八皇子不肯,竟然早有心机地将要求八皇子递状子的事宣扬出去。”

    何循咳嗽一声,说道:“这是小弟叫人办的。”

    何征嗤笑道:“谁都知道厉子期耿直不阿,不会无缘无故地冤枉田家。想来八皇子这会子正愁着要不要将这状子递上去,若递了就会伤了田家,毕竟是皇子递上去的,就该是真的;若不递,八成又要被人说成是包庇田家。”

    何循笑道:“大哥莫说这些不相干的,且说说那田家大老爷到底是如何没的?府尹瞧见我才得了儿子放了我在家陪着费而隐。新近的事我一概不知。”

    何征笑道:“你如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盯着儿子看。田大老爷为了这些事思虑过重,又常饮酒,于是得了些伤寒,陛下如今正是向田家施恩,安定田家人心的时候,于是赏赐了一些补药下去。你岳父又哄着我劝说太后一并赏赐了烧鹅下去。”

    何循听到烧鹅两字,便隐约想起史书上记着某朝皇帝赏赐生病臣子烧鹅以示要赐死这臣子,便说道:“难不成这田大老爷领悟到太后的意思,只当陛下知道先太妃跟三王勾结的事,于是自己个死了?毕竟,岳父上年不在京里,随他胡诌些在外头查到什么消息也能蒙住田家人。”

    何征迟疑道:“早先我也有些疑惑,如今听你说了那信的事,我便也茅塞顿开了。只是,这田大老爷死的太容易了一些,我琢磨着指不定是田家哪位要借刀杀人,兴许,咱们早先要找的那位如今给田家出谋划策的人就单等着逼死田大老爷后他好崭露头角呢。”

    何循想起早先柳孟炎跟顾家大少爷里应外合将顾昭一系连根拔起的事,疑心柳孟炎故技重施,又寻了田家某位后起之秀里应外合算计田大老爷,不然这田大老爷当真死的太容易了一些,想着,便对何征说道:“待我回头去细细问问岳父,想来岳父心里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说着话,忽地瞧见何霞歌翻倒在地上,眼皮子跳了跳,心想这筐子就叫何征自己留着吧。

    152干戈玉帛

    因何征捎来的这两消息,何循心里的喜气略淡了一些,回头跟柳檀云一说,柳檀云不禁莞尔一笑,安慰他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兴许太子妃身子好的很,这会子能安然无恙地生下小小皇孙呢?再者说,姜还是老的辣,田家老人没了,总归对你们家来说都是好事。”

    何循点了点头,心里却又不踏实,对柳檀云说道:“少不得我还得去柳家问问岳父他跟田家这事到底有没有关系。”

    柳檀云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你将田家早些日子跟骆老夫人一起险些欺负死我的事跟父亲说一说,瞧瞧父亲有没有心思替我报仇。骆家就罢了,有心害我的人都没了,田家父亲可不能放过了。”

    何循听柳檀云这般说,看着她不禁浅浅地笑了,心想柳檀云这回又是对柳孟炎撒娇呢,只是她撒娇向来不是要什么脂粉钗环,是叫柳孟炎替她报仇呢。

    何循虽嘴上说着要去问过柳孟炎,但心里不舍得离开何费而隐,于是在家里又蹉跎了两日,等到终于下定决心出门的时候,恰宫里又要何夫人、何大夫人去探望太子妃,随后宫里又传出大皇孙中暑一事,虽一道宫墙将何家多数人隔在宫外头,何家人不过是陪着白cao心,但何夫人、何侍郎等人挂心,何循陪着出主意,也不好离开。

    过了两日,听说大皇孙病好了,柳家里头传说吕氏病倒了,何循便出门去了柳家探望。

    何循到了柳家里头,进了柳家上房,就瞧见上房外新立起了一块巨石,这巨石看着十分庞大,却又不显笨重,显然是柳孟炎在北边出差的时候早早选中的。

    绕过这石头,何循就瞧见柳老太爷、柳孟炎、两个正在石头后站着说话。

    何循给两人请了安,就笑道:“岳父好雅兴,这石头连我这外行人看着都觉得气势不凡。”

    柳孟炎笑道:“这你便觉得气势不凡,倘若见到宫里那两块,你更知道什么叫做气势不凡了。”

    何循怔住,万万没料到柳孟炎竟然给宫里也弄了两块,于是小心地问道:“陛下也喜欢这石头?”

    柳老太爷慢悠悠地说道:“陛下喜爱山水画,自然也喜欢这奇石怪树。早先天下初定,不好奢侈,如今既不惊动御使,又不惊扰百姓,若是有石头,他自然乐得叫人给他弄回来。”

    何循听柳老太爷这话,便知这石头是皇帝自己要的,心想皇帝也老了,也想要在临死之前多多奢侈几回,想到此次来是探望吕氏的,于是便说道:“不知岳母如何了,岳母她可是跟大皇孙一样中暑了?”

    柳孟炎神色淡淡地说道:“你岳母没事,至于大皇孙,只怕他跟我割rou那会子一样。”说着,觉察柳老太爷看他,便不由地咳嗽一声。

    柳老太爷叹息道:“你还怪我那会子顾不得你?那会子外头的事也离不得我,我只当保你万全了,却没料到叫你在家里吃了那样多的苦。”

    何循听柳孟炎这般说,便说道:“大皇孙哪里有岳父那样的心思,大皇孙自幼体弱,怎会不知这暑热也是能蒸死人的。这会子是太子与大小皇孙共享天伦之后,无意将他漏在亭子里,他没得太子的话不敢离去,因此……”

    柳孟炎嗤笑道:“宫里那样多的人,找了谁都不能替他传话,何必叫自己人守着自己在那太阳底下苦等。虽外头人说他这是守信,但显然大皇孙太过心急,有陷太子于不义的嫌疑,这会子陛下觉得他心眼多,太子觉得他多事。”说着,想想大皇孙的年纪,便又叹道:“若再过两年,待太子对待大小皇孙的态度十分偏颇的时候大皇孙再做出这事叫陛下看,兴许陛下会怜悯他,如今……”说着,不禁又摇头。

    柳老太爷笑道:“毕竟是他外甥,他自然是要替大皇孙说好话。”

    何循讪笑两声,忙说道:“小婿先去探望岳母,不然不好跟檀云回话。”说着话,见柳孟炎脸色更淡,就想吕氏定是跟柳孟炎两个闹出了什么事,随后听见柳老太爷气得哼了一声,便知吕氏这回是将柳老太爷也得罪了,想着,便由着人领着去吕氏屋子。进了吕氏那边,也没瞧见吕氏的人,只听见吕氏哼哼唧唧地叫他让柳檀云跟柳孟炎多说说好话。于是,一头雾水地,何循又从吕氏那边出来。

    出来后,就撞见柳清风脸色不好地过来。

    何循对柳清风笑道:“你才得了外甥,怎就拉着脸?”

    柳清风抿了抿嘴,半日从嘴里挤出一句:“家丑不可外扬,姐夫就莫问了。”

    何循见吕氏跟柳孟炎两个果然出了什么事,于是便揽住柳清风,低声说道:“你姐夫算外人吗?你jiejie出不得屋子,我是替她来问的。”

    柳清风鼓着嘴,随即似是找到发牢sao的人一般,抱怨地向吕氏的屋子瞅了一眼,便嘟嘟嚷嚷地说道:“母亲嫌我跟付家的姑娘亲近,说是付家姑娘居心不良,又说姑祖母没有女儿,因此有意收养了付家女孩来勾引我。母亲将那女孩姓付的事喧嚷开了,姑祖母连夜领着叔叔他们回家去了。”

    何循想了想,半日想起这姓付的姑娘就是随着柳沙进京的那个小姑娘,暗道柳沙虽有傲骨,但也有一颗慈母之心,为了宴知秋的前程,柳沙领着一家老小进京,如今被吕氏这么一说,柳沙自然不肯硬着头皮留下。柳沙跟柳老太爷、柳孟炎都要好的很,如此一来,柳老太爷、柳孟炎两个自然都看吕氏不顺眼了。想着,何循便问柳清风:“那你可愿意去我家看你外甥,也免得再被岳母气到?”

    柳清风眼睛一亮,随后却又摇摇头,说道:“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少不了我。这会子我就要去我祧父那边应酬呢。”说着,颇有些老气横秋地叹口气,对着何循一拜,便赶向柳仲寒那边去了。

    何循见柳清风身量拔高许多,又看向吕氏的屋子,心想柳清风看着也比早先老成了,唯独吕氏几十年如一日地没有一丝改变,想着,便又向柳家上房去。

    到了前头听人手柳孟炎在柳老太爷书房里,何循便向柳老太爷书房去,待进了那书房,瞧见书房里的摆设变了,便知道柳孟炎这会子彻底将柳仲寒打倒了,这柳老太爷的书房也归柳孟炎了。

    柳老太爷见着何循,便说道:“那孩子好看么?”

    何循忙道:“好看着呢,母亲说那孩子像檀云,只有眼睛像我。”

    柳老太爷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原本想叫檀云出了月子,就回家来养几日,如今你岳母病了,也不能请她了。你跟她说,孩子满月的时候,我一准过去看。”

    何循忙答应着。

    柳孟炎微微蹙眉,说道:“听说孩子叫费而隐?可见你还有些毛手毛脚,这都做爹的人了,怎给孩子起名字还这般儿戏?”说完,见何循虚心听着,便叹道:“也罢,费而隐也算有些出处,算不得很差。厉子期可又寻了你告状没有?”

    何循干笑道:“小婿这些日子不过早晨去一趟衙门,待不到一个时辰,便赶着回家了,并不知有没有。但厉大人没寻上何家门,显然是他另外找到了路子,用不着再来找小婿了。”

    柳老太爷叹息道:“子期很有些傲骨,进京这么久,也不见他来寻我。”

    柳孟炎唯恐柳老太爷年纪大了又心软起来,忙岔开他的话,说道:“厉子期去寻了八皇子,兴许是被八皇子软禁了,只听人说他进了八皇子府里头就没再出来。”

    何循忙道:“谁都知道厉子期去寻了八皇子告状,想来八皇子是没胆量对厉子期如何的。此外,如今田家正在准备给田家大老爷出殡,听说陛下降恩要将田大老爷的官职荫给田家人,不知哪个有这好运捡了便宜?”

    柳孟炎眯起眼睛打量何循,笑道:“女婿这是问什么呢?”

    柳老太爷对柳孟炎笑道:“你女婿这是问你可瞒着什么事没有。女婿是半子,清风又小,如今你可得靠着他在外头帮衬,就告诉他又怎样,难不成他还能跟你撇清干系?”

    柳孟炎点了点头,说道:“田大老爷膝下还有两三个男孩,但都不顶什么用,且陛下也是存心要叫田家人自己闹起来,因此这官位要落到田家二房的三少爷头上。”

    何循回想着这田家二房三少爷是哪个,想着,便问柳孟炎:“不知这三少爷品性如何?早先岳父不在,何家、骆家就险些被田家人算计了,就连檀云也说田家有个厉害的人物,不知这人物是不是这位三少爷?”

    柳孟炎笑道:“是不是都没什么要紧的,须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田家动了御膳房的事,太子跟田家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咱们几家跟田家却不那样。比如骆家,若是骆家能跟田家彼此牵制,陛下也不敢动了这其中的哪一家。比如何家,若没了田家在,太子那边能剩下几件事叫何家掺和?只瞧着大皇孙如今的情形,只怕没两年,何家人就要搅进太子的家事里头,与其如此,倒不如留着田家,跟田家你来我往地闹上几十年,也能保得各家平安。总归各家都有把柄在,也不怕朝夕之间咱们两家就被田家打翻在地。”

    何循听柳孟炎如此说,又见柳老太爷不住地点头,竟是柳家父子两个都被田家那位少爷说服,乐意跟田家共存,忙说道:“来时檀云可是说了,田家害了她不少。还有,岳父不怕这田家又成了顾家那样的人?且若是田家一直不倒,太子岂不是要怪我们办事不利?”

    柳孟炎笑道:“狡兔死走狗烹,留着兔子没事蹦跶几下,这主子少不得走狗,焉敢烹了它?况且这田家跟顾家不同,我瞧着这田家三少爷是个极有主意的人,想来,这三少爷也知道田家投靠太子是不能的了,如此,田家只能去投靠其他皇子。如此一来,咱们几家只对付那些皇子就够了,如此也不算对太子不忠心。”

    说一千道一万,柳孟炎都是要跟田家“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何循听着,便又问:“那骆家……”

    柳孟炎笑道:“由着骆家去,田家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被骆家弄垮的。这会子,咱们只静观其变,瞧瞧厉子期那事八皇子跟田家要如何处置了。如今骑虎难下的是八皇子,世人皆知他府里藏着个厉子期,厉子期这人固执的很,便是父亲对上厉子期也难能处置的好,更何况是八皇子。”

    何循点了点头,又见柳孟炎问起费而隐,便笑着将费而隐的事一一说给柳孟炎、柳老太爷听了不住点头笑。

    随后后头有人说吕氏不好了,何循瞧见柳孟炎脸色越发不好,便知这是吕氏逼着柳孟炎过去呢,见柳孟炎不尴不尬的,何循便赶紧识相地告退。

    待回了家,何循瞧见柳檀云躺在床上拿着手指逗弄费而隐,便坐过去,将在柳家的见闻一五一十地说给柳檀云听。

    柳檀云听了,心里气吕氏不知轻重,暗道吕氏进门这么些年,柳老太爷一直偏向她,如今柳沙被吕氏气走了,柳老太爷心里只怕恨不得早先年就不管吕氏死活,又听何循说柳清风懂事了些,便叹道:“清风这是不想懂事也没法子,我们家人的身世从父亲那一辈起就个个都有曲折,父亲原是嫡长子,偏成了不嫡不庶的,二叔这嫡长子因有父亲在,虽名正言顺但让人心不服。我有个死了的同胞弟弟,清风又是一大家子唯一的男嗣,若是他不早懂事一些,日后能挑起一大家子的担子。早些年叫他无忧无虑地过着,如今再不能了。”说着,看见费而隐嘴里吹出一个水泡,便拿了手去戳破。

    何循听柳檀云说着,心想可不是么,柳家里头就连吕氏这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想吕氏自幼丧父,家里屋舍被堂叔占了,住在自己家里头反倒成了寄人篱下的那个,如何不可怜。感叹之后,便趴在柳檀云身边,伸手捏着费而隐的嘴,说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们家的事多,但要理清楚也容易,我们家就不能了。只三哥这事,最后就不知该如何收场。”说着,想到田家,便又咬牙道:“不想田家那厮实在厉害,竟然悄没声息地就说服岳父、柳爷放田家一条生路。”

    柳檀云笑道:“父亲的意思是抓兔子的狗活不长,撵黄鼠狼的狗活得久,田家没了总还有其他的人家。”

    何循叹气道:“话虽如此,但若是能一鼓作气将田家击垮,岂不叫人心里痛快的很?”

    柳檀云笑笑,忽地想起许久不曾听人提起过顾昭,暗道顾昭定不知躲在哪里算计呢,兴许早先田家的事也是他算计的。想着,忽地闻到一股子味道,忙将身子向床里撤去,瞧见何循依旧趴在费而隐跟前,就问道:“你没闻到什么?”

    何循吸了口气,随后淡定地说道:“这小子果然非同凡响,就连出恭的味道都比别人重上几分。”

    柳檀云啐了一口,忙叫了耿mama进来收拾。

    因柳孟炎说了要静观其变,何侍郎、何征又被柳孟炎拖着整治户部,于是虽有骆家人上门讨教如何对付田家,何家、柳家这两家依旧按兵不动。

    如此便到了费而隐满月的日子,这一日柳家里头柳老太爷、柳孟炎夫妇、柳仲寒夫妇都过来了,就连柳绯月也赶了过来。

    柳檀云心知若单独跟吕氏在一处,少不得要听吕氏抱怨,于是便拉着柳绯月一直陪在何夫人身边。

    费而隐的满月才过,忽地宫里就传出太后有恙的消息,因太后年纪大了,各家都隐约觉得太后的丧事近了。

    果然,待到费而隐百日之后,宫里的丧讯就传出来了。

    因上辈子太后大约也是这会子没的,因此柳檀云也不觉这事有什么蹊跷,一日收到柳绯月的信,瞧着柳绯月信上说骆红叶又快回来了,便跟何循念叨道:“红叶他们才走了没几日,就要赶回来了,这来回颠簸一番,只怕红叶结实的身子骨也要颠簸坏了。”

    何循笑道:“可不是,但是,想来逸王是乐意回京的。”说着,瞧见费而隐如今又胖了许多,就伸手去掐费而隐的脸蛋,叹道:“人心隔肚皮,谁知道谁是真心的要放手。原以为逸王安心做闲王,如今我也不敢肯定地说那话了。只是这可苦了五哥了,太医才给五嫂子调理好身子,母亲才说明年五哥就能抱儿子,偏巧就撞上太后殡天。”

    柳檀云听何循感慨着,便笑道:“你如今可知道大哥为何那样显老了吧,这外头有个风吹草动,你心里都得跟着颤一颤。”

    何循笑道:“可不是么,不过这会子你有费而隐,不用随着母亲她们去给太后守丧了。”

    柳檀云向怀中看一眼,见费而隐额头上的绒毛推掉,露出宽大的额头,就笑道:“我母亲那天说费而隐的额头像是寿星的。”

    何循暗道吕氏难得能说句好听的,想着,便仔细看向费而隐的额头,担忧地说道:“虽说这是福相,但额头一直这样大,将来想像他父亲一般文温文尔雅,只怕难了些。”

    柳檀云笑道:“温文尔雅是难了一些,但要死皮赖脸,倒是委实容易。”

    153天地君师

    早先忙得焦头烂额,此时看开一些,凡事只尽七分心后,何循便立时闲下来,除了听何侍郎抱怨柳孟炎之外,倒也没多少劳心的时候。

    太后出殡之前,逸王领着骆红叶又赶回了京城,随后逸王出人意料地跟皇帝状告八皇子包庇田家逾矩,又将八皇子软禁耿直不阿的厉子期一事也告知皇帝。随后,皇帝叫人去八皇子府里搜出厉子期,又听厉子期满腔愤怒地将八皇子如何一边哄骗他一边隐瞒田家逾矩的事痛陈出来。

    田家祭祀先田太妃的时候逾矩乃是可大可小的事,且依着皇帝早先对田家降恩的势头看,这会子皇帝也不会重重地处置田家。但皇帝跟太后早年母子两个相依为命,这么些年来也是互敬互爱,如今太后殡天,逸王、八皇子就一个状告弟弟,一个软禁先朝廷命官,于是乎,一怒之下,皇帝便令逸王滚回封地,令八皇子在郡王府里闭门思过,田家也重重地罚了银子。此外,因几个皇子皇孙面上神色不甚悲痛,皇帝便将几个皇孙一一痛骂一番。万幸太子自幼得太后照拂,虽略有些嫌隙,但祖孙感情深厚的很,因此太子心里对逸王、八皇子幸灾乐祸之余,面上的哀恸依旧不改,如此便免得被皇帝训斥。

    太后出殡后,皇帝一心要为太后守孝,下旨百日内不上朝,如此,下头人见不着皇帝,越发没法子猜度皇帝的心思。

    因在太后孝期里,何侍郎何循等人难得清闲下来,柳檀云也乐意瞧见何循闲着,闲来无事,便看着何循拿着拨浪鼓引诱费而隐伸手抓。

    柳檀云一边看着费而隐伸手,一边叹息道:“原本想瞧瞧红叶的,不想她匆匆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何循笑道:“可不是么,逸王这会子实在太鲁莽了。”说着,想起太子的得意,便顿了一顿,“逸王鲁莽了,对太子姐夫而言也是好事,只是逸王这鲁莽的太蹊跷了。”

    柳檀云笑道:“可不是么,太后才去世,逸王就跟八皇子上演兄弟相残了,这委实不像是逸王的性子。但逸王既然如此,那便有他甘心承受陛下斥责的理由。虽逸王自己也得了训斥,但陛下因他做引子,在太后出殡之前很是发了一通火,将几个皇子皇孙也骂了一通,可见,逸王也没受罪。倘若他有心护着谁,那个谁只怕就要在太后出殡之后崭露头角了。”

    何循忙道:“你的意思是,逸王自知他在陛下心里难成大器,于是就不动声色地投靠了谁,随后便……”说着,便不禁摇了摇头,随后笑道:“由着逸王去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归这世道也难求得人心一致。只看如今太子地位牢固的很,咱们就该知足了。虽说凡事防患于未然最好,但倘若事事都防住了,还要咱们干什么?”

    柳檀云想起何循许久不叫太子姐夫了,便说道:“太子妃本就有孕,偏又遇上太后殡天,虽说许多事有太后出面,但因皇后娘家的事,皇后少不得不待见太子妃,只怕太子妃受累了。”说着,瞧见何循脸色淡了淡,便知自己猜对了,于是又将手搭在何循肩上,“可是新近太子做了什么事,我瞧着征大哥也不是很爱提起太子。”

    何循说道:“并不是太子做了什么,原就是太子妃jiejie有孕不好出面,于是皇后领着个太子良娣在身边伺候。如今皇后身子有恙,自然该太子妃jiejie帮着料理后宫之事。”

    柳檀云问道:“可是生过皇孙的薛良娣?”

    何循无奈地点头,叹道:“若是太后在,皇后怎敢如此。太子身为人子,且在他看来又是理所应当,因此太子也不好替太子妃jiejie说话。母亲如今见不得太子妃jiejie,也不知她如何了。”

    柳檀云心里惴惴的,心想皇后如今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太子又是过得太过顺遂,因此都忘了这何家人可是容不得太子妃在宫里受委屈的,想着,便安慰何循:“既然皇后、太子都觉这日子过得太好了,那咱们便放手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水能载舟,也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