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我成了病弱世子的白月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7

分卷阅读57

    老奴打听过了,确是十三没错,十三的子时呢!”

    老夫人闻言,放下心来:“如此,那便好。”

    既是十三日出生的孩子,那便是他们连家子孙,如果是十二日……

    老夫人瞇起眼。

    那他们连家,便留不得他了。

    “行了,都下去吧。”

    吕嬷嬷与彩云垂首退了出去,行至外头,彩云歪着头问:“吕嬷嬷,这若是十一月十二日出生的孩子,有什么毛病吗?怎地这般忌讳?”

    一听这问话,吕嬷嬷忙掩了彩云的嘴,将人拉到一旁,隐在阴暗的墙根处,末了还左右张望了下,深怕被人听去了一丁半点方才的话语。

    彩云眨眨眼,很是疑惑。

    吕嬷嬷见周围没人,这才轻吐一口气,但还是没敢大意。

    她压低声量,拉着彩云说道:“这问题以后不好乱问,知道吗?”

    彩云点点头,说了声“知道了”,见吕嬷嬷没有开口的意思,等了一会,继续又问:“那是为什么啊?”

    吕嬷嬷被她这番追问问得险些心梗,深深看着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一眼,良久,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我同你说便是,听完你明白缘由后,便不好再乱问了。”

    彩云乖巧点头。

    吕嬷嬷看着慢慢暗下的天空。

    夕阳已渐渐西沉,云朵被染成橙与紫的渐层,然后橙色慢慢被吞噬,代表暗夜的颜色几乎铺满了整个空中。

    她轻叹:“你不是琼州人,不清楚三年前的十一月十二日发生何事,但有一点你要知道。”

    彩云静静等着吕嬷嬷说话,点点头也不插嘴,就这么安分等着,这沉静样看着倒不像是才十岁的小女孩儿。

    吕嬷嬷说:“那一天出了大事,但凡在那日出生的婴孩,那是绝对不会被容忍活到现在的!”

    ……

    江城无意间听了连甄与龚嬷嬷的对话。

    如果说光听“双面人”一词还听不出端倪的话,后面这句江城算是搞清事情始末了。

    ──连甄已猜到他并非连诚的事,只是苦无证据证明。

    而若要证明自己就是连诚,一句“jiejie”,便能迎刃而解。

    江城抿了抿唇,表情复杂。

    他轻手轻脚退了出去,眉头紧锁。

    怎么办?

    叫?还是不叫?

    对着一个年岁比自己小的小姑娘喊jiejie?还是应当坦承自己的身分?

    两者都实在令自己头疼,但,危机也是转机。

    江城再次走进来时,他刻意放重了脚步声,犹豫了很久,最后牙一咬,轻声唤道:“jiejie。”

    听见连诚的声音,连甄与龚嬷嬷歇了谈话,笑笑望着走进来的连诚:“诚哥儿已经起了啊?今日这般早?”

    说完发现连诚只是淡淡点了点头,态度与往常不太相同。

    连甄与龚嬷嬷对视一眼。

    ──这是沉稳的那个。

    望着江城,连甄露出了困惑的神色。

    她没听错的话,方才连诚进来前,似是喊了她“jiejie”?

    猜错了吗?

    这个问题一直被连甄搁置在心里,直至中午到吴氏的院里用午膳仍是有些心不在焉。

    自打两房的关系好转了以后,午膳连甄都会带着连诚来找吴氏一块儿用,今儿个也是的。

    吴氏若想好教养孩子,那还是挺有一套的,毕竟她所出的连诠的确相当出色,既乖巧又懂事。

    面对连诚时,吴氏也不偏心了,把他当自己孩子般教导,该教教、该疼疼,知道他爱吃什么,也会在心里记下。

    “来,诚哥儿,你不是爱吃琵琶大虾吗?”吴氏怕割伤连诚娇嫩的小嘴,把虾尾去了,夹到他的碗里。

    江城望着没了虾尾的大虾,低声道谢:“谢谢二婶。”

    话一出,他没觉有什么不对,连甄却停下了筷子。

    吴氏也愣了愣,笑问:“诚哥儿这是怎么了?不是说想唤我婶娘的吗?怎又唤二婶了?”

    江城:“……”

    坏了。

    第四十六章 (二更)   喊出了她的名字……

    连甄和吴氏都还望着他, 等着江城说起为何忽然间称呼又改回了二婶,而不是如前段日子那般,撒娇似地唤她婶娘。

    江城木着一张脸,淡声回道:“喊太习惯, 一时给忘了。”

    吴氏被这理由逗笑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 狠狠笑他:“你啊, 自己提出的要求还能忘。”

    并没任何起疑的样子,笑话完他之后便将此事丢开,并不当回事,又给江城处理了只琵琶大虾。

    可连甄却不是那样的。

    这顿午膳,江城没跟连甄对到眼, 可眼角余光却注意到,连甄一直在用审视的目光,盯着他瞧。

    往常,到二房用过午膳,连甄便会留连诚在这儿,自己回去院里忙。

    今日却选择留了下来, 实在令江城不得不多想。

    吴氏倒无所谓,白日里丈夫不在, 儿子又在书院读书,没放假的话基本好几天见不着面,平日里也冷清, 有小辈留下陪她也不错,只吴氏并非都是空闲着的。

    对于连甄提出今日下午要待在二房的事,吴氏没有拒绝,只不过下午她是有事要忙的。

    “等会儿庄子上会来人回报这个月庄稼种植的情况, 虽说本家那儿教你的已是面面俱到,不过这些小事,你听听也无妨,将来指不定派得上用场。”

    吴氏是知道京里传言的。

    什么皇后人选会是连相嫡女之类,听了这许多年,刚开始激动过,后来年复一年,连甄都及笄了,市坊传言依旧未减,唯宫里半点表示也没有,吴氏便明白,传言,真的只是传言。

    真要有那个意思,这些年怎可能丝毫没个动静?

    别说封后诏书了,连当今圣上有没有想要采选,充盈后宫的事都没个端倪,还皇后?

    吴氏摇摇头,没再起心动念。

    嫁入皇家风光是风光,但其中的苦也难为外人道。

    都与连甄修补好了关系,吴氏自是不愿看着她进宫受苦。

    可以的话,她希望连甄嫁个体面人家,有个一心一意,将她捧在掌中疼宠的夫婿,那比什么都要来得强。

    既然还是有可能嫁到旁的人家,就连甄这样的身分品貌,肯定是嫁长子当宗妇,掌管中馈。

    届时不只是自家府里的事,连底下的铺子、庄子什么的,那也得一并管理的,更别提还得加上连甄自个儿陪嫁过去的嫁妆,成亲后要忙的事只多不少,不趁尚在闺中时学着些,将来可怎么顶用?

    当然也可能只是吴氏瞎cao心了。

    这些事本家都帮连甄安排得好好的,连甄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不会。

    连甄感念吴氏的心意,真心道谢:“多谢二婶。”

    虽说现下对连甄来说,庄子的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