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有个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5

分卷阅读235

    铺子四周都设了架子,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用皮革、绸缎、麻布等做的包,尤其是用兽皮做的那些,特地做成动物样式,那上面的动物做得憨态可掬。

    除了包,还有各种各样的布娃娃,里面用碎布头,芦花,杨柳絮来做填充。

    最叫人惊艳的是每个物品里头都有个“魏”字的双面绣小标签,这都是魏清婉和大丫亲自绣上去的,独一无二,都知道这包包是从哪家店里出来的,倘若你背了个一样的,没有这个双面绣标签,那你就是假冒的。

    更别提,平安又充当了一次广告代言人,还拉着怀远一起,两人背着包包或抱着布娃娃在铺子门口走来走去,还会自凹造型,引来不少孩子也吵着闹着要买。

    就连宫里的娘娘都惊动了,也让人买几个回去瞧稀奇。

    魏清婉看到铺子里的东西那么受欢迎,心里松了一口气。这可是费了很多精力人力才做出来的,尤其这些是二嫂拿出来的图纸,她真怕搞砸了。

    忽然,她看到在铺子外徘徊的男人,心里一动,很快又压下来,让春桃过来吩咐她几句。

    石虎知道这铺子是魏清婉开的,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去买一个当作支持她,魏清婉身边的丫鬟春桃就来了。

    “石大人,我家小姐说,您不方便进去的话,想要买什么样的,要送给怎样的人可以同我说,我进去帮您买。”春桃说。

    石虎抬头就看到站在二楼的女子,她蒙着面纱,一双眼睛温婉又清冷。

    他傻傻咧嘴一笑,对春桃说,“问你家小姐喜欢什么样的,就挑什么样的。”

    春桃愣了下,赶紧回去回话。

    魏清婉听了,以为是他有了心仪之人,他不会挑,便以她为准,心里有些黯然,却也知道自己不该,不说她脸上这道疤,凭她有过那样的经历就不该有妄想。

    就挑了个让春桃取了送去。

    石虎拿到包,正想对楼上的女子抱拳致谢,上面已没了佳人身影。他挠挠头,带着包离去。

    往后每日都会经过铺子,尤其是在魏清婉在的时候都会买一样铺子里的东西,可把魏清婉一颗心搅得烦乱。

    这包包足足火了一阵子才慢慢淡下来,饶是如此,每日也能有将近上百两的纯利润。

    这期间,魏景和的玻璃也烧制出来了,弄回来在宅子后面的园子里建起一个暖房。

    暖房建起来后,安觅从平安的宝箱里翻出生长周期短的蔬菜,生菜、空心菜、油麦菜、小白菜这些,这会种下三四十天就可以吃了,不必等到来年开春种下长出来后才能吃。

    魏老太不让安觅动手,接过菜种子,知道这又是稀罕菜,问过怎么种后,种子播得很小心。见还有多余的地,她就把辣椒也种下,还有她留的草莓种也拿一些出来种种看,还有土豆也切几个种种看。安觅干脆也就拿出西红柿种下。

    魏老太继折腾棉花过后又有事做了,每日都要亲自去打理一番,连下人想插手都不让。

    而宫里,承光帝亲眼看着几头阉割了的猪当真温顺下来,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再不像之前那般整日只想往外跑,精力旺盛得紧,这般下来,本就已经两三个月大的猪当真是蹭蹭长,阉猪能加快猪的生长一事得到证实,承光帝大喜,当下就在十二月份的天下报上刊登了这则消息。

    于是,即铅笔之后,十二月的天下报又刊登了一则造福百姓的大事。

    听说把猪阉割了就会生长加快,以往要养一年才百来斤,如今养半年就能出栏,缩短了一半时日不说,养得好还能比原来养一年的肥!

    因为每个州府县城都有专人读天下报,就算错过了到茶馆一坐,或者街上一走,到处都有人在议论天下报。所以,阉割猪的事一公布出来,百姓们到处都在讨论这事,都想开春了抓一头回来养一养,没空打猪草?不是还有红薯藤嘛。这个好,不浪费,还不耽搁事。

    百姓们又一次打心底里感激发现红薯的那个魏大人。

    听说这也是魏大人的夫人因为一腔拳拳爱子之心才意外发现阉猪的好处,还有铅笔也是因为爱子才创造出来的。

    铅笔易生产,推广开后,有文人买回去当有趣,买的多的是一些寻常百姓,可以学学几个字,有了笔也不用非得有纸,有人就发现用竹壳可以写字,如此就省去买纸的钱。

    也有木匠买回去做活的时候方便做记号,不用每次都寻木炭那么麻烦。

    也有些爱好书画的书生用铅笔画出了新的画风,再配合蜡笔一块用,倒也不赖。

    比起养猪,还有一则消息在文人界里掀起哗然。

    莫大儒亲自发稿说发现了一个可以用线装订书册的法子,此法是一个叫安觅的妇人因为家中小儿想要一本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便用针线缝制出来的,上面还画了一本线装书。

    最后还特地说明,安觅便是拥有丹书铁券的那个魏夫人。

    从铅笔到养猪,再到小册子,皆为一个母亲满怀一腔爱子之心所创,真乃大虞第一奇女子!

    安觅这个名字第一次被天下人所知。

    这也是莫老问魏景和的时候,魏景和要求的。他不想让天下人只记住安觅是魏夫人,她的名字也该被天下人记住。

    线装书一事,莫老要投稿自然要上报到承光帝这里来的,承光帝一查就知道事情始末了。

    他倒不觉得这事魏景和没上报有何不对。说起来,这事也不一定非得朝廷出面不可,莫老在文人圈里的影响力可不一般,有莫老出面宣扬,比朝廷出面效果还要好。哪怕魏景和用这个来盈利,朝廷也管不了,包括铅笔阉割养猪法都可以用来盈利,但他们没有,反而无私上交朝廷,所以无论是当初要给的爵位还是丹书铁券,承光帝给得相当爽快。

    承光帝想到竹纸,正好等竹纸造出来,用新纸将书籍重新印刷,就用线装订成册。

    这魏夫人总能因为宠儿子无意中做出一件件利国利民之事,这夫妻俩一个造大福,一个造小福,皆是能让大虞朝更好方向发展,而这些都是因为平安才被创造出来,不愧是了灯大师说的福运相连的一家三口。

    没多久,大家就发现书铺里的书籍全都换了线装书,且翻阅起来也无需那么小心翼翼,担心会脱页了。

    明明是再简单不过的法子,偏偏无人想到,也只有用针线的妇人才会无意中误打误撞创造出来。

    安觅的名字不光被天下人记住了,天下报上还颂扬了魏景和以爵位给妻子换丹书铁券的事,戏文里都不敢如此写,一时间,各地戏文都这么排,将这对夫妻的传奇事迹彻底传成神仙眷侣。

    顺义县的百姓一听说这是魏大人的夫人发现的法子,直接就信了,一个个到处托人买猪崽,没有的先找配种的预定,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