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6

分卷阅读216

    无非是因为言官们的嘴太坏。既然此刻无人多管闲事,她自然也无须担心风评被害。

    林若秋于是喜孜孜的爬到皇帝肩上,此时此刻,她反而庆幸楚镇带她“私奔”,否则若让人瞧见皇帝这副甘为坐骑的模样,她铁定是洗不白了。

    候她坐稳之后,楚镇便挺直身子继续前行,林若秋正在感激对方为自己做出的牺牲,就听他轻轻抱怨一句,“你好重啊!”

    林若秋满脸通红,亦且羞恼不已。这下她肯定皇帝是直男中的直男,哪有人对女性说这种话的?好似所有男人都对女性的体重存在天然的误解,她再怎么纤瘦,个子摆在那里,也不可能比一袋大米更轻盈吧?女人又不是纸做的。

    何况她生了两个孩子,稍稍丰腴点也很正常。

    林若秋气咻咻的蹬了蹬腿,“放我下来!”

    楚镇按住这个任性的大孩子,含笑道:“朕乐意负重前行。”

    林若秋不再挣扎了,脸上的气恼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红晕,心里更是涌起难言的甜蜜滋味。楚镇想让人高兴的时候,是很容易办到的,天然的霸道总裁身份,加上几句撩人的情话,谁会不动心?只是眼前太过美好,愈叫人怀疑起今后的虚妄来,林如秋想起楚镇服下的那蛊毒,终是难免黯然神伤。

    ☆、第131章 情人坡

    她忽的望向道旁开着的纯白小花, 折下一支,将草杆叼在嘴里慢慢吮着。

    楚镇从来没尝过这东西,好奇道:“能吃?”

    林若秋点点头, “脆甜脆甜的。”

    楚镇便不由分说,径自也折了一支品尝起来。

    林若秋忙去拦他, “陛下不可。”谁都能乱吃东西, 唯独皇帝不行, 这要是吃出毛病来, 责任算谁的?

    林若秋轻轻嗔道:“您若是真喜欢, 也该回去请人验了再说。”放着那些个试菜的太监难道是吃白饭的?

    楚镇笑盈盈的衔着草茎, 像个无所事事的二流子,唯独通身的贵气是掩盖不住的,“你不是已经试过了么, 怎么会出事?”

    林若秋暗道您老人家的肠胃跟咱们可不一样, 从小燕窝人参喂出来的大少爷,一点脏都经不得, 她这样出身的怎么能比?虽说王氏不曾亏待她,可家底摆在那里, 永昌伯府一年不如一年,林耿光顾着自己享受去了,落在孩子身上的可没多少, 林若夏那样得他娇宠, 想买串麦芽糖还得说半车好话呢, 林若秋更是懒得开口。

    当然现在算是熬出头了, 谁能想到林老爹还有巴结她的一天呢?林若秋但觉世事无常得很,她惟愿这位老爹沉得住气,真到了她有幸封后的那日,可别高兴得失心疯才好。

    眼瞅着前方仿佛有一间竹屋,楚镇便带她过去落落脚。里头住的是一对山间猎户,平时就以打猎砍柴为生,倒是难得见客人造访。

    楚镇述明来意,道是想求一杯清茶解渴,夫妇俩连忙奉上,一壁上下打量二人:服饰虽然简单,那质料却一看都是上等的,不知得多少织娘精心编结而成。有时候富贵人家的派头不必靠金银来彰显,举手投足都是大家气象。

    林若秋道了谢,接过凉茶慢慢饮着,不知是什么草药熬制的饮品,微微苦涩,却沁人心脾。她望向周遭,只见整间屋舍都是由竹片编结而成,翠绿森森,好一副清幽所在。

    她不禁赞了两声。

    那妇人苦笑道:“无非是附近的竹林多,才就地取材罢了,像咱们也想住木头房子,只是住不起。”

    又打量她服饰衣着,好奇道:“夫人您刚成婚?”

    宫里的女子大多保养良好,二十出头的人也不怎么显年纪,何况林如秋本就算得年轻之辈。那妇人大概是看她跟男子独自出来,故而有此一问——两人神色悠闲坦然,显然并非无媒苟合,若成婚已久的,也没雅兴出来游玩了——唯有新婚夫妇才能维持短暂的激情,随着时间越长,只会日渐消退。

    这妇人的推测固然很有道理,很可惜她都猜错了。林若秋望了眼楚镇,两人心意相通,她便腼腆一笑,向那妇人点了点头。

    就让那人保留一点美好的印象吧,无论到达怎样的年纪,每个女人都会憧憬少女时的光景,即便为别人所有,看在眼里亦会感到高兴。

    况且,认真说起来,林若秋亦即将成为一位新嫁娘,在此之前她并未与楚镇正式成亲,等到封后那时,才算得一生中真正的婚典罢。

    楚镇则拉着一旁胡子拉碴的猎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谈,那人生得憨厚,言辞之间却颇为酣畅淋漓,可见平时生活颇多不易。

    出来之后,楚镇便叹道:“朕料想到不错,这扬州虽富丽,却并非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否则适才的猎户一家也不必躲进山里。

    林若秋道:“陛下刚刚赏的银子,想必总够他们支撑个一年半载。”

    虽然知晓皇帝有颗仁心,林若秋却想不到他出手如此阔绰,方才拿出银子的时候,那一家子的眼睛都直了,只顾千恩万谢,显然没料到会遇上贵人——这辈子他们也猜想不到,此生曾有一次与皇帝面对面说话的机会。

    楚镇自然是不会暴露身份的。

    他含着愠怒道:“若非朕亲眼所见,朕竟不知扬州的苛捐杂税已负重到这地步。”以致于迫得人民无从生计,被迫躲进山中来躲避赋税。

    除了朝廷征收的那些,本地的官吏想必也额外私加了不少,这样层层盘剥下来,富人尚且不足为惧,可那些平头百姓如何承受得住,亏得田文礼还在他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治下一向清平,只怕纵有怨声载道,也都被他按下去了而已。

    林若秋安抚道:“陛下若不喜欢,将他革职便是了,何必生气坏了身子?”

    楚镇叹道:“若独他一人,朕自然无虑,可田文礼不过区区小卒而已,像他这样的恐怕不在少数。”

    这也正是楚镇不针对田文礼的原因,区区一个扬州知府,不过是他发现问题的端口,整个两江地带,像田知府这样的人会有多少?尤其这几年余杭屡次决堤发生水患,朝廷大笔大笔的赈灾银子拨下,民众所生活的环境却并未改善,反倒愈发恶劣。只怕那些蛀虫一面侵吞上头派来的巨款,一面却加紧向下敛财,无非念着一个天高皇帝远,只要瞒住左右,便可安枕无忧。

    终有一日,他得将这些禄蠹悉数铲除,留下一个清平的天下以供后来人。楚镇握着林若秋的手道:“等阿瑛长大,便由他代朕南巡,睁大眼睛,为朕好好监管这一方天地。”

    林若秋听他语气,似乎有立楚瑛为太子的意味,不敢胡乱答应,只含含糊糊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陛下要紧的是保重身子,阿瑛还等着您亲自来教导呢。”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