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乖,叫夫君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4

分卷阅读174

    哥哥是何等模样。

    后来五年后再次于大街上预见,他高中状元,骑着高头大马,被所有人众星捧月般围着,那样的丰神俊朗,飘逸宁人。她还曾感叹过,觉得邵哥哥是她见过的所有人当中,相貌最最出众的那一个。看着他那样优秀,在外面美名传扬,她心上也会涌起一份骄傲。

    再后来,她回家乡安葬祖母回来,岑伯父派遣邵哥哥迎接。那时的预见,邵哥哥成熟稳重了很多,她也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丫头片子。看他年纪轻轻坐上礼部侍郎这个位子,她崇拜有之,钦佩有之。

    记得当时佟迎无意间说邵哥哥这个年纪兴许已经有了妻室,她听罢后还为此莫名其妙难受了一下。

    其实有些变化早在一次又一次的久别重逢里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邵哥哥戳破,她可能没那个意识,日后再寻了合适的人成亲,倒也是一世太平。可如今戳破了,他竟为了等自己多年未娶,甚至连个通房丫头都不曾有一个,她仔细想来,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甜蜜的感觉的。

    邵哥哥这个人,各方面都很好,她的确是很喜欢的。

    或许,这便是心动的感觉了吧?

    她胡思乱想之际,佟迎已经帮她穿好衣物,扶着她回到卧房的妆奁前坐着了。

    望着镜中的自己,她突然回了头,言语间带着娇羞:“佟迎,邵哥哥说如若她此次赈灾回来,岑伯父问他封赏时,他便跟岑伯父提亲。”

    说完这话,她双颊染上一片霞色,眉眼间皆是女儿家的羞态。

    佟迎那巾帕帮她擦拭着头发,听到这话不免笑了:“看郡主这态度,似乎真决定嫁给邵侍郎了?”

    漪宁捋着胸前一缕青丝,敛眉轻道:“其实我还小,也不急着嫁人,只是邵哥哥却是不小了的,他想把亲事订下来……”

    佟迎观察着漪宁的表情,面带笑意:“前些日子郡主提及此事还是发愁的,如今反倒是另一幅模样了。以前奴婢总觉得太子殿下是日后的帝王,郡主身份尊贵,阖该便是母仪天下的。不过如今瞧郡主提起邵侍郎时的模样,或许……心里面喜欢的那个才是最好的。”

    漪宁静静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时倒是没再说话。

    门外,太子原是来找漪宁说话的,又见她房里的灯亮着,便直接过来了。

    谁知到了跟前却听到她跟佟迎二人在说话,隐约间似乎提到了自己,便耐不住好奇站在外面静静听着。待听到漪宁提及邵恪之时的语气,他心上某一处被刺痛了一下,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抬手本欲敲门,犹豫片刻却忍下了,默默转身出了南苑。

    金嬷嬷端了水盆从皇后房中出来时瞧见了,本欲张口唤人,却见太子殿下失魂落魄的离开了。犹豫片刻,她迅速将水盆搁置在一旁,复又回了卧房找皇后禀报。

    皇后约莫已经感觉到阿宁对璋儿无意了,如今又听到金嬷嬷的禀告,虽然对自己的儿子有些心疼,却也不想逼迫阿宁什么,只听了听,倒是什么也没说。

    太子回到东宫,满脑子还是方才听到的那番话。

    阿宁说邵恪之赈灾回来,便会向父皇提亲。听阿宁那口气……她似乎是极为愿意的。

    果然,那个邵恪之当真背着自己哄骗了阿宁什么,这个小人!

    “来人!”他突然对着外面大喝一声。

    外面有侍卫推门进来,对着他弓腰行礼:“太子殿下。”此人是岑璋的贴身近卫,名唤高义。

    看到他,岑璋沉声道:“冀州那边什么情况,付明善可曾来信?”

    高义回禀道:“付大人今日来了信,还未来得及向殿下禀报。”说着,将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岑璋展开书信细看,上面的大致内容是,他谨遵太子殿下之命,尽量拖住邵恪之,不让他尽快抚慰灾民,回到长安。前几日邵恪之让他去押送粮草物资,他也故意拖延着至今还未送达,相信半年之内冀州赈灾一事不会尽快解决。还让岑璋只管放心。

    “蠢货!”岑璋气得将书信扔在地上,咬牙切齿,“枉他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做出这等事情来。冀州地震,粮草和物资对百姓来说刻不容缓,孤让他拖延时间,该有千百种法子,岂能拿冀州百姓的生命当儿戏!这个付明善,怎如此的没有脑子!”

    他说着,突然抬头对着高义道:“你亲自去一趟冀州,马不停蹄地前去。告诉付明善,孤改主意了,此次赈灾一定要让他好生cao办,而且要办得漂亮,让冀州百姓尽快得以安抚,莫要最后让邵恪之得了首功。”

    “是!”

    高义领命离开后,岑璋仍是气得脑壳都觉得疼。付明善那个猪脑子,居然敢延误物资押运,这若是传到父皇的耳朵里,不仅他性命难保,还要治他这个当朝太子一个举荐不利的罪名。

    简直气死他了!

    他揉了揉脑仁儿,努力平复着心里的那团怒火。只盼望着,付明善能够将功折罪,莫要再给他出了什么乱子。

    他只要接下来好生做事,将邵恪之的功劳抢过来一半,父皇也就不至于对邵恪之另眼相待。届时,他纵然想提跟阿宁的亲事,父皇也未必肯给他这个机会了。

    付明善这个没脑子的,只盼望着这回可别再给他出岔子。

    94章。抢功 ...

    河北冀州

    经过一连几日的抢救, 大多数灾民们都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也免不了有些人就此离了这世间,亲人们哭天喊地, 呜咽婆娑。

    但斯人已逝, 留下的仍要在这世间好生活着。

    由于邵恪之一番苦口婆心的安慰, 这几日大家的心情也跟着有所好转。他又亲力亲为地帮百姓们搭建房屋,开棚施粥,百姓们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尊敬万分。

    这日傍晚,又到了晚饭时间, 灾民们排了长长的队伍等着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粥, 以抵御夜里的风寒和饥饿。邵恪之过来巡查时看到这样的画面, 便也拿了勺子亲自为灾民盛饭。

    有他带头, 冀州知府蔡鸣自是也不敢懈怠,殷勤地为他递碗。

    邵恪之一边接过碗来盛饭,一边问他:“付明善去押运粮食,多少天了竟还未回来?”

    蔡鸣颔首回着:“禀大人, 已经十二日了。”

    邵恪之皱了皱眉头, 不过六七日的路途,他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