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耽美小说 - 技术宅系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在你们离开之前,如果宇航员有时间的话,否则就没办法了。”

“没关系,还有六天呢!”学生们满怀期待。

韩之新兴奋的用手肘推推卫书洵:“听到吗书洵,可以跟宇航员合照!”

“什么?”卫书洵回过神:“发生什么事了?”

“书洵你怎么了?”韩之新不解:“刚才的话你都没听到吗?”

“抱歉,我在发呆。”卫书洵无奈的抓抓头发。

刚才众人都忙着看袁永和钟信林两位宇航员,卫书洵却注意到,他们所处的实验室,很像是宇航照片拍到的航空器内部。

在他刚看清的同时,脑中传来了学习机的电子声:“任务,辅助关程教授完成气动调性对域的修正。”

同时,走廊的另一侧正走来两名身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其中一名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人,正是卫书洵曾经在校园网上见过的关程教授。

两人正边走边谈着什么,看到来参观的学生们,两人点点头,大步走了过去。

卫生洵耳力好,听到另一个问关程教授:“关程,将气动弹性对域调整至2.5rvp,你需要多少时间?”

“很难,当初让对域达到适应性3.0rvp,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了,现在才过了两年而已,就要求达到2.5rvp,我没把握,至少再给我一年时间。”关程教授答。

“不行,最高限度三个月,再长就要影响其他工程了,我会多找些人一起研究,尽量吧!”

卫书洵回头看向两人离开的背影,韩之新拉住他,无奈的说:“书洵,你又发呆了。”

“嗯,抱歉。”这么说着的卫书洵,仍旧处于发呆状态,但意识中却在和学习机谈话:“学习机,他们说的对域是什么我都不懂,你要我怎么帮助关程教授?”

哔哔哔——!!

眼前的虚空屏幕上,突然出现一道道公式和图纸:“开启资料辅助功能,请宿主努力完成任务。”

这么说着,突然所有的资料都消失,一句话出现在卫书洵眼前:“最终任务:成为伟大的人。完成度:20%。”

“请宿主继续努力。”学习机说。

在卫书洵渐渐成为名符其实的书呆子的时候,他的声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着。

第111章学生出招

对于自己的“伟人”进度上涨的事,卫书洵没什么感觉。“伟大的人”这个任务是卫承强加在他身上的,他本人从没有这种想法,也没有可以努力的方向。就算将来有机会成为学者,教授,甚至中央高层,那也不是伟人。

这个任务他早就不管了。

在卫书洵发呆的时候,陆军官已经将学生们领进飞行控制大厅。控制大厅非常宽阔,类似于大礼堂一般,大厅的四面墙上全部装有宽大的荧幕,而大厅正中是并排的十二列电脑桌。按陆军官的介绍,航空飞行时,地面指挥人员就通过这些电脑检查每个角落的细节,并及时做出调整。

因为近段没有航空飞行计划,因此这些电脑大部份都搁置着,只有大荧幕和前几排电脑在监控空间站的情况。

当然,学生们是没资格碰电脑的,只是让他们看了看地面指挥员们工作的场景,拍照自然是不准的。然后又领着学生们到偏厅看宇航员们的训练录像,还有火箭升空时的场景。

学生们都发出哇哇的兴奋声,毕竟这是新闻上看不到的东西。

卫书洵趁着这段空闲时间,埋头看向学习机提供的资料。

方才关程教授提起的“气动弹性对域”其实全名是“气动弹性对域仿真系统”,是火箭飞行时的预测智能系统的。在制作火箭的最初,它的作用是模拟航空飞行时的状态,检测内部和外部气压等情况。在火箭正式飞行后,通过各方感应器,能提前3秒预测内外部空间,压力的状态,并发出相应的调整命令。

并非太核心的程序,却又是航空项目中不可缺少的技术。

关程教授所谓的rvp,指的是对域压力分析,提高的话,可以令气动弹性对域的智能预测提高至5秒,按照飞行器核心智能的运转速度,5秒说不定能让原本要堕落的飞行器再次升空。

学习机能给出资料,说明关程教授后来还是研究成功了,不知道是不是在3个月后,还是更久以后。

总之,他现在完全没头绪,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技术,在卫书洵手里。

“问题是,我该怎么给他?”卫书洵烦恼了。如果是在学校,还可以假装一时灵感,歪打正着,甚至匿名都可以。

但这个地方太敏感了,航空飞行控制中心,这里的人员除了研究员,一半以上是军官。刚才只是和黄军官过了几招,就差点被怀疑,现在再拿出一个学生不可能拥有的高科技,不被怀疑是美帝的间谍才怪!

当然,也没有回学校再给的可能。关程教授这边才谈了几句气动弹性对域的话题,你转眼就把技术送上来了,什么时候偷听到的?技术从哪来的?

妥妥不打自招的间谍啊!

想不出自然而然把技术交给关程教授的办法,卫书洵已经打算放弃了,拉回神游的思绪,专心看录像。

不过这时候录像机已经到尾声,准备进入飞行舱的三位宇航员对着镜头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好了,结束了。”陆军官关掉大荧幕,笑着问:“大家觉得怎么样?”

“太棒了!”

“好刺激!”

“没想到宇航员的训练那么辛苦。”

“默默无闻的研究员们太伟大了,没想到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基本都是好厉害,好祟拜之类的说辞。

突然有一名戴眼镜的男学生举起手,一本正经的说:“陆长官,我有话要说。”

“这位同学,请说。”陆军官笑道。

“我刚才看了研究员们的预备工作录像,我认为,有一个地方有错误。”

不只卫书洵,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他。

在各种怪异的目光下,那名男学生仍旧筹躇满志,充满自信:“刚才说到推进器的时候提到gnss导舱,据我所知,gnss导舱的作用是固定和平衡,与推进器中的红外引导系统衔接,据说会有3%的机率产生死循环,这也是早几年一些国家发射卫星坠毁的原因。”

陆军官不负责技术,闻言挑了挑眉,看向一旁。卫书洵顺着他的目光,才发现大荧幕旁边的电脑桌后,还坐着一名二十五六岁左右的年轻人。他推了推眼镜,站起身,就露出了身上的白大褂,似乎也是研究员的身份。

单从年龄来看的话,他大约就是李教授提过的硕士研究生之一。

这名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