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黄金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50

分卷阅读450

    断定,这是件大开门的战国时期青铜鼎。

    在青铜鼎的三个兽足连接鼎身的位置,都有一只兽头,虽然只是寥寥数刀刻画出来的,但是却将猛兽的神情显露无疑,制作的栩栩如生。

    可能是经常被人抚摸把玩的原因,这尊青铜鼎的包浆很厚实,完全看不出作假的迹象。并且鼎身的红斑绿锈都像是渗入器皿之中一般,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显得是那样的协调,让庄睿握在手里,久久舍不得放下。

    拿过手边的皮尺量了一下,这件三足青铜鼎小件,高23厘米,中间圆肚最大直径为27厘米,将之托在手上观察,立体感极强。

    “刘老师,您把手上的物件先放一下,我想,咱们今儿的第三件重宝出来了。”

    在出言招呼刘老师之前,庄睿特意用灵气进入到这青铜鼎之中,那里面紫金色的灵气说明,这的确是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因为庄睿看过秦汉时期的古玩,里面的灵气只是紫色,却没有金色的迹象。

    除了那件良渚玉器之外,这也是庄睿所见到的,第二个蕴含金色灵气的古玩了,从这两个物件中,庄睿感觉到,自己眼中那紫色的灵气,似乎还有进一步进化的可能,但是这种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庄睿也没太过放在心上。

    “小庄,你有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啊?这济南的宝贝,都被你看去了。”

    最先过来的不是刘老师,而是金胖子,这个胖乎乎的国学大师的传人,一点架子都没有,为人很和善,这两天和庄睿处的极好,经常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金老师,您选中的那幅沈周的画,可是要比良渚玉贵重许多啊,我看要给您颁发个济南荣誉市民才行。”

    庄睿相信,这件青铜鼎,一定可以作为自此活动的三件重宝之一,也就乐呵呵的和金胖子开起了玩笑。

    “庄……庄老师,您,您说这东西是真的?”

    一直都没有坐下,双眼在紧盯着庄睿的那个中年人,在听到庄睿的话后,一步抢到桌前,紧张的看着庄睿问道。

    “是真的,杨先生,您别激动,先坐下,再让刘老师看一下,然后钱总会给您评估出一个最适当的市场价格来的……”

    庄睿此时心里已经是相信了这中年人所说,知道他可能在生活中有些窘迫,也能理解他的心情,换成谁在贫穷的时候猛然得到这样一笔财富,都会如此激动的。

    中年人最终还是没有坐下,隔着一张桌子紧张的看着庄睿把青铜鼎交到了刘老师的手上,在刘老师拿着放大镜观察的时候,就连眉毛那么一挑,都让中年人心跳急速了几分。

    “不错,是件大开门的战国青铜鼎,这位先生,恭喜您。”

    刘老师的话如同天籁之音,让中年人激动的哆嗦着嘴唇,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三百二十一章 民间鉴宝(十)

    “刘老师,能给在场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关于青铜鼎的知识吗?”

    刘佳拿着话筒挤到专家们的中间。作为一个现场类别的节目,是很需要主持人和专家的互动的,刘佳对时机把握的很好。

    “当然可以,古代的鼎本来是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rou的,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可谓是无价之宝。

    因为青铜鼎上的铭文,经常会记载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刘老师的话深入浅出,将青铜鼎的历史其价值所在,都用简单明了的话语阐述了出来,让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话声刚落,就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庄睿这时已经坐回到自己的桌子后面,刘老师的话也让他加深了对于青铜器的了解,心里正思量着回头也去收个几件摆在家里,这玩意虽然时代长久了点,不过总比那些陶瓷书画类的古玩容易保存,应该数量不会太少吧。

    “刘老师,那现场这件青铜鼎是个什么来历?能值多少钱呢?”

    刘佳的这个问题,也是现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尤其是能值多少钱,从广义上而言,古董的珍贵之处,就是直接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的。

    “这是件典型的战国时期青铜鼎。已经失去了鼎最原始的意义,而是作为一种礼器的存在,供在家中观赏所用。

    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从市场价值上来说,比之夏商周三代的要低出不少,不过这件青铜鼎器形古朴雅典,保存完好,包浆厚实,还是价值不菲的,至于能值多少钱,还是让咱们京都拍卖会的钱总来给大家说吧。”

    刘老师说完之后,把手中的青铜鼎交给了身边的钱总,这物件的价格,没有实物参照,他还真不敢胡乱估价,还是交由专业人士吧。

    钱总经理接过青铜鼎后,脸上苦笑了一下,说道:“刘老师,您这可是将我的军啊,这物件……”

    “怎么了?钱老师,这东西不值钱吗?”

    青铜鼎的主人看到这两位专家在说到价格的时候。有些相互推诿的意思,不由着急起来。

    钱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倒不是,只是青铜器是受国家文物部门保护的,不准随意在市场交易和上拍,每年少之又少的青铜器拍卖,是相关部门依据对的执行,上拍必须是1949年前出土的,并有明确著录的才可以。

    这样一来,拍品数量少、成交率差是必然的,而且在价格上,浮动也很大,不过由于国内文物部门对青铜器一直采取不开放和加强监管的政策,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青铜器的拍卖反应强烈,高价频出。

    在2001年的时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