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言情小说 - 重生民国俏厨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6

分卷阅读236

    ,这期间黄静枫安静得像个孩子。

    阿俏将她扶至椅上,把画架推近些,让她能靠近画布,接着随手从地上捡了一枝画笔给她,说:“你是个画画的”

    黄静枫对“画画”这两个字稍稍有点儿反应,木楞扭过脸看了一眼阿俏。

    “这是你的笔,也是你的武器。”阿俏凑在黄静枫耳边小声说,“把你所愤怒的、伤心的、后悔的、愧疚的……全画出来。”

    黄静枫的手指握不牢画笔,一颤,那枝笔“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阿俏弯腰去捡起那枝画笔,塞到黄静枫手中,帮她一握拳,让她握紧了,然后低声说:“等你什么时候能原谅自己了,我再考虑要不要原谅你!”

    她说着转身离开,冲徐三爷那边踱过去,自然没见到黄静枫面颊上慢慢爬下泪水,随即流成河,一发不可收拾。

    “徐三太太的病情,看起来真的很严重。”阿俏来到徐三爷面前,说得很平静。徐三爷阅历颇深,此刻却也看不出阿俏心中是喜是怒。

    “依我看,徐三太太需要好生休养,这间画室,是她喜欢的地方,不如就让她住在这间画室里,好好地……将养复原?”

    阿俏口中强调了“好好地”三个字。徐三爷便以为阿俏的意思是要将黄静枫关在这里,好生关上一阵,这样她心内才能消消气。他登时一叠声地答应,心想,小丫头,这不也是看在背后护着你的人面儿上么,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能在这儿发号施令?

    计宜民挠挠后脑,觉得阿俏这一句说得也不无道理。黄静枫是个天赋出众的女画家,这他也知道,心想若是能让黄静枫不受打扰地休养,作画排遣心中的郁结,的确能够慢慢地从根儿上将她的病给治好。

    于是计宜民没说话。

    只听阿俏又补了一句:“徐三太太对我‘照顾’匪浅,我可是……会常常打听三太太的情形的哦!”

    徐三爷一吓,赶紧点头,心内暗自盘算,要隔三差五地将黄静枫继续“疯着”的消息透出去。

    不久徐家的司机送阿俏与计宜民两人回去。计宜民这回坐在驾驶座旁边,回过头望着阿俏,开口想说什么,阿俏赶紧冲他使个眼色,瞥瞥旁边的司机。计宜民一下子把口边的话缩了回去,最终什么也没说,只得低声叹了一口气。

    徐家的车子将阿俏送到了阮家巷口,阿俏自行下车,挥手向计宜民作别,慢慢踱回去,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正见到阮家的二厨背了一只布袋子进门。阿俏招呼一声,问:“买了什么回来?”

    “三小姐啊!”二厨眉飞色舞地说,“市面上终于有盐卖了!”

    有盐卖了?

    阿俏听见大喜,心头悄悄地舒出一口气,连忙问:“是吗?价格怎么样?”

    她料想这该是平价盐吧。

    “咳,别提了!”二厨一脸郁闷,“听说是有外地客商送了一批平价盐进省城的,还没见着影子就被抢光了。您猜怎么着,这下子省城里那些jian商,手里屯了多少盐的那些,全敞开来供应了,可是价格贵得吓死人,晓得的,知道那是盐,不晓得的,还以为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元呢!”

    阿俏心内难免吃惊,算算日子,十日已至。她本以为省城里断盐的问题应该能得到解决了,没想到竟然还是这么个结果。

    难道,难道那人在上海想方设法,最后却只弄到了区区一点儿盐送至省城,根本没法儿彻底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阿俏见到二厨将肩上的袋子放下来,就往宁淑的账房过去,一面走一面说:“二太太给的钱,原以为至少能买个五六斤的,谁知道现在只能买一斤。我得再向二太太讨点儿钱,赶紧去。”

    “等一等!”阿俏赶紧拦着二厨,“先别着急!”

    二厨确实很着急,擦着额头上的汗,说:“三小姐,他们说了,晚点儿再去,这盐价还不止翻几倍上去。”

    “那几家商户既然已经开始卖了,证明他们手里有盐,只是惜售而已。”阿俏拍了板,说:“如果等两天,市面上的盐还是高价,家里的盐,就交给我来想办法。”

    市面上的情形果然如二厨所言,盐价嗖嗖地涨了上去。市面上骂声一片,可没办法,该用盐的时候还得用,大家伙儿不得不买。

    对于好多平民百姓来说,这市面上有盐和没盐简直一个样儿,“五福酱园”的门口依旧排着长龙。阿俏给余氏夫妇打过招呼,若是街坊邻里过来,就还是和以前一样,二两酱油,送一小包子盐人家是要日常过日子的。但是酒楼饭铺那头,酱园就只能说声抱歉,毕竟他们自己的存货也马上就要卖完了。

    城里盐价高企的情形只维持了一两天,第二天下午,情势急转直下。

    省观象台发布了一条消息,说是往后十几天会连续阴雨,不排除有大到暴雨的可能。城里的老人们也纷纷现身说法,说那得过风湿的、身上有旧伤在的,这几天大多很不舒服眼见着要下雨,要下大雨了!

    这下子那几家屯了盐的商户着了急。盐这东西最怕潮,平时储存得当能放很久,一旦天气阴湿,盐放在那里会自己吸潮,板结,质量下降不说,结成块儿基本就没法儿用了。

    最沉不住气的一家最先开了口,将盐价调回正常,希望能快速出清库存。这家一动,别家就也都屏不住了,纷纷攀比着降价。这几家屯的盐又多,又惦记着大雨将至,拼了命低价抛售,结果市面上的盐价比以往平价的时候还跌了不止三成。

    城里的百姓这下子心里有底,也不着急,也不多买,只买该用的一点儿,尽让那些无良盐商承受着零碎折磨,每天盯着后仓堆积如山的存货,望着阴沉沉灰蒙蒙的天,耳边还骂声不断,无数工商界人士站出来指责这几家商户根本就没有资格享有这食盐经销的执照。

    市府的人也很快找上门来:以前他们上门劝这几家开仓放“盐”的时候,几家商户矢口否认,说是邻省断了供应,他们手中也没有存货。这次突然低价敞开抛售,立即教市府的人抓住了把柄,责令这几户将手中的特许经营权统统交出来,并且处以大额罚金。这几户无良商户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却也只能大叹倒霉。

    酱园这边火爆的生意终于稍稍清闲下来。阿俏能够抱着一杯热乎乎的清茶,坐在酱园外头的桌旁,望着逐渐放晴的天,慢慢地享用。

    这雨,终究是没下下来。

    省观象台对外说是预报有误,有风湿的老人家则大多表示,胳膊腿爱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

    那些坑人反被坑的商户却是有苦无处诉,只能自己认栽了。

    第139章

    阿俏坐在酱园外,手里捧着一盏清茶。天气已经渐渐冷了下来,这点儿热茶能给她带来一点暖意。